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9.6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室內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義的是指在小型廳堂中演奏的音樂,從獨唱、獨奏到十多人編制的樂曲。
2.狹義的是指十八世紀以來,多在歐洲貴族宮廷中演奏的小型器樂曲,一般是二到八人的編制,每樣樂器擔任一個聲部,通常不含獨奏,例如小提琴奏鳴曲、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
室內樂(chamber musi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子。如:「陋室」、「室內」、「室外」。
房間。如:「寢室」、「臥室」、「教室」、「辦公室」。
機關的單位部門。如:「人事室」、「公共關係室」。
妻子。如:「妻室」、「正室」。
皇帝的家族。如:「皇室」、「王室」、「漢室」、「唐室」。
室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子裡面。如:「室內設計」、「室內游泳池」。
大提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提琴大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每條弦之間的音程為純五度。作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樂器之一,大提琴除可擔當獨奏外,在室內樂、弦樂團及管弦樂團中多數負責低音弦樂的部分。大提琴最初是兩腳夾住、演奏者坐著演奏,後來改良增加金屬製的腳棒支撐琴體。演奏者持弓,水平劃過琴上的弦,或作撥奏、敲奏等其他奏法。大提琴有五度調音的四根弦:C弦(最低音弦,第四弦;位於樂譜上低音譜表下二線),G弦(第三弦),D弦(第二弦),以及A弦(第一弦;低於中央C);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大提琴音樂通常使用低音譜號記譜;較高音域時...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洛克風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流行的反古典主義藝術新風格。打破文藝復興以來均衡、細緻的風格,採取曲線、不對稱的構圖設計,強調力與動作的表現。其壯麗、奔放的風味,正反應當時歐洲君主炫耀奢華的心態。在建築上,多採用橢圓形空間及具多彩的裝飾和雕刻品,以義大利建築家貝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為其代表。美術、雕塑則重視光線的戲劇效果和人物的動感,代表人物有魯本斯、林布蘭。巴洛克音樂在音樂史上,是指十八世紀中葉的歐洲音樂,重視即興創作與聽眾一體的混同效果,具繁富的細節和對比。當時為教會及貴族演奏的小型室內樂團,開後來大型管弦樂的先河,而西洋歌劇也在此時稍具雛形,代表音樂家有韓德爾、巴哈等。
喬伊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學和大學的歲月。喬伊斯是用英文寫作的現代主義作家中將國際化因素和鄉土化情節結合最好的人。著作 《室內樂》(詩集,1907年) 《都柏林人》(短篇小說集,1914年) 《流亡》(劇本,1915年)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小說,1916年) 《尤利西斯》(小說,1922年) 《芬尼根的蘇醒》(小說,1939年)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喬伊斯被迫離開巴黎,重新回到蘇黎世,並最終在那裡去世。去世後,喬伊斯被葬在蘇黎世內的「弗倫特恩公墓」。後來他的妻子諾拉也和他合葬於此。兩人相戀一生,卻直到1931年才結婚。喬伊斯是2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