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9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寂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無聲。《紅樓夢》第五六回:「只見院中寂靜,只有ㄚ鬟婆子諸內壼近人在窗外聽候。」
寂靜;沉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把寂靜安排在音樂的段落中,是二十世紀的音樂表現藝術。許多現代作曲家認為片刻或暫時的寂靜無聲可以加強音樂的印象和力量。德籍義大利作曲家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認為在兩個樂章之間安排一段落的寂靜,能使聽眾充滿回憶及期盼。布雷茲(Pierre Boulez, 1925-)非常講究控制寂靜的間隔時刻;李蓋悌(György Ligeti, 1923-)卻喜歡把片段的寂靜安排在終曲之後;巴拉格(Jean Barraque, 1928-1973)利用寂靜和聲音對抗,造成對比;凱基(John Cage, 1912-1992)的作品《四分又二十三秒之沉默》(Si...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聲音、沉默無聲。[例]寂靜、寧靜、夜深人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靜。[例]寂靜、萬籟俱寂
虛與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空虛寂靜,隨物變化。語本《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後指假意慇懃,敷衍應付。《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恆傳》:「風聞法使至天津,稱越南既議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約李鴻章,鴻章拒不允,擬即來都磋商譯署。論者謂當虛與委蛇。」
人面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九.金釧記.桃花償釧》:「笙歌寂靜,間安酒,散交游,人面桃花,流於舊日愁。」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寂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寂靜冷清。宋.周邦彥〈南鄉子.戶外井桐飄〉詞:「戶外井桐飄,淡月疏星共寂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即到了洞裡,塵埃滿地,門戶寂寥,似若無人之境。」
萬籟俱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萬物無聲,一片寂靜。《聊齋志異.卷一.山魈》:「輾轉移時,萬籟俱寂。忽聞風聲隆隆,山門豁然作響。」《儒林外史》第一二回:「當夜萬籟俱寂,月色初上。」也作「萬籟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寂靜。如:「靜悄悄」、「悄然無聲」。唐.白居易〈琵琶行〉:「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宋.袁去華〈劍器近.夜來雨〉詞:「悄庭戶。試細聽、鶯啼燕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