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寫形     
瀏覽人次:170 收藏人次:0
1.醫生審察病人的形貌。《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2.圖寫形貌。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詩:「鑑貌不鑑道,寫形寧寫心。」
    
瀏覽人次:14901 收藏人次:4221501
樣子、模樣。如:「形狀」、「圓形」、「外形」。
軀體。如:「形影不離」、「形單影隻」。
狀況。如:「地形」、「形勢」。
表現、顯現。如:「形諸於色」、「喜形於色」。
比較。如:「相形之下」、「相形失色」。
    
瀏覽人次:11532 收藏人次:5745924
用筆書寫。如:「寫字」、「寫書」、「寫稿」。
摹畫。如:「寫生」、「圖寫」、「寫景」。
逍遙而沒有拘束。如:「生活寫意」。
根據實情來記錄。如:「寫實」、「寫情」、「寫照」。
寫真:A>描畫或以相機拍攝人像。B>描寫真實的事跡。
    
瀏覽人次:22030 收藏人次:1845711
3.按脈。如:「望、聞、問、切」。《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渲染     
瀏覽人次:19706 收藏人次:2690771
3.一種電影創作的表現手法。它透過對景物、人物、環境的心理、行為,做多方面描寫形容,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15261 收藏人次:2393106
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傳真     
瀏覽人次:776 收藏人次:0
1.摹寫形貌。唐.杜荀鶴〈八駿圖〉詩:「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
鮑照     
瀏覽人次:556 收藏人次:0
生平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今江蘇漣水縣北)人,中國南北朝詩人。宋元嘉(424年—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為國侍郎。其後成為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劉子頊作亂,為亂兵所殺。 文學風格鮑照的詩主要學習張協和張華,善於摹寫形狀。宋顏延之問己與謝靈運優劣於鮑照,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胡應麟《詩藪》稱其「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著有《鮑參軍集》。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元嘉三大家」。當謝靈運大力創作富...
六脈     
瀏覽人次:486 收藏人次:0
六個中醫切脈的部位。人的左右手各有寸、關、尺三脈,據以觀察病的順逆。《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唐.張守節.正義引《黃帝素問》云:「待切脈而知病。寸口六脈,三陰三陽,皆隨春秋冬夏觀其脈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紅樓夢》第八三回:「六脈皆弦,因平日鬱結所致。」
忘形得意     
瀏覽人次:477 收藏人次:0
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