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96.33 ms
共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寵辱若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寵或受辱皆感到驚惶。語出《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
|
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
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恥。如:「恥辱」。
使受到羞恥。如:「辱國」、「自辱人辱」。
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
用在應酬的謙詞或敬詞。如:「辱蒙」、「辱承」、「辱臨」、「辱蒙惠顧」。
|
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害怕而不安。如:「吃驚」、「受驚」、「驚慌」。
使受驚。如:「打草驚蛇」、「驚天動地」。
出乎意料的。如:「驚喜」、「驚訝」、「驚奇」。
可怕的、嚇人的。如:「驚濤駭浪」。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