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專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某一領域加以研究所寫成的著作。如:「他是物理學的權威,寫了不少這方面的專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明。如:「著名」、「著稱」、「顯著」。
寫作、撰述。如:「著書」、「著述」、「著作等身」。
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著」、「巨著」。
穿、戴。如:「著裝」、「穿著打扮」、「穿衣著帽」。
結果、下落。如:「著落」、「尋找無著」。
使用。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確、實在。如:「著實」。
下棋時走一步棋或下一顆子。如:「著棋」、「棋高一著」。
接觸、碰觸。如:「著陸」、「著地」、「不著邊際」。
使接觸的事物,依附在別的物體上面。如:「著色」、「著墨」、「附著」。
點燃。如:「著火」。
接近、靠近。如:「前不搭村,後不著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陷入。如:「著迷」、「著魔」。
表示動作已有結果。如:「找著」、「睡著」、「蠟燭點著了」。
受到。如:「著涼」。
發生。如:「著急」。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著」、「正說著話」。
表示動作、狀態持續存在。如:「想著」、「瀰漫著」、「貼著標語」。
表示某種情形程度深,後面常與「呢」字連用。如:「多著呢!」、「好著呢!」、「他可聰明著呢!」、「這石頭可沉著呢!」
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語氣。如:「慢著!」、「你可要牢牢記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自掌握或擁有。如:「專享」、「專制」、「專利」、「專美於前」。
單一、集中心力。如:「專注」、「專心」、「專精」、「他唸研究所時專攻美術史。」
特別的。如:「專長」、「專案」、「專車接送」、「限時專送」。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另外,在同一時代嚴羽所作的《滄浪詩話》中,亦見此語。《滄浪詩話》是本文學批評專著,以禪道論詩,主張詩貴妙悟。在〈詩辯〉一篇中便說:「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又說「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悟之淺深自然就影響詩的成就。而有人以為「一知半解」即源於此處的「一知半解之悟」,也是用來形容了解有限,不夠深入。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疏》又進一步否定毛詩之說,要回復到齊、魯、韓三家詩義。 評價與影響 《詩經》為中國第一部純文學的專著,它開啟了中國詩敘事、抒情的內涵,稱「純文學之祖」。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確定了中國詩的修辭原則及押韻原則,稱「總集之祖」、「詩歌(韻文)之祖」。也是北方文學的代表,他所代表的區域是黃河流域,稱「北方文學之代表」。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1895年發表〈個別心理學〉一文<奠定個別差異的立論基礎。五年後,第一本探討個別差異的心理學專著《個別差異心理學》於1900年在德國出版,從此,個別差異乃成為心理學領域重要的探討課題。教育心理學為心理學的一支,也將個別差異列為重要的課題,期能提出改進學生學習效果的策略。依據心理學研究,個別差異可分為個體間的差異跟個體內的差異,前者是指每一個人之間的差異,後者指出個人在各種身心特質發展的優劣,也就是多元智慧發展的可能性。我國國民教育強調因才施教,九年一貫課程尤為重視適性教育。教育不普及時代,學生人數有限且經過選擇,...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稱台灣詩壇的五大三大支柱。張健:「詩風堅實,為陽剛派巨擘,以意象繁富、想像卓特見稱。」管管:「羅門專著於心靈的探索,強調人的精神與生命,他可以說是一個新理想主義者,塑造獨特繽紛的意象,擴展詩中的投射力與生命內涵性。」 參考資料詩眼看「十大詩人」選:羅門研究檔案http://homepage19.seed.net.tw/web@5/chenkuei/lomen10.htm台灣文學作家系列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95200...
鍾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18?)南朝齊、梁的文藝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人。好學有思理,所作《詩品》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論詩專著。書中品評漢代至梁詩人一百二十二人,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或經驗為對象。鮑氏並於一七五○年,正是以《美學》(Aesthetica)為名,出版了探討審美經驗的專著。鮑氏也因為對美學的開創性建樹,而被尊稱為「美學之父」。後來康德發表《判斷力批判》一書,對於審美活動的哲學心理學分析,有極重大的貢獻。對於康德的貢獻,美學在哲學領域中作為一個獨立學門的地位,更形確立。十九世紀以至二十世紀末的現代,美學一直以藝術哲學為探討的重心,只不過英美及歐陸學者在方法上及關注對象上有些不同。英美學者較重視分析哲學的研究取向,強調各種藝術理論和概念的分析。歐陸哲學家受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影響,傾向於探究...
許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性淳篤,少博學經籍,師事賈逵,專攻古文經學,時人譽為「五經無雙許叔重」,官至太尉、南閣祭酒。著有《五經異義》,今已亡佚。又著有《說文解字》十四卷,為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專著,對後世影響很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