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5.54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尊德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德性」一語出自[中庸],其原文為:「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尊德性為存心之功,道問學指致知之業,二者相發,本不可偏廢,然後儒講學,或偏於一端,致有「尊德性」與「道問學」之爭,如南宋陸象山專以「尊德性」教學者,認為能「尊德性」則此心有主,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並譏「道問學」為支離事業。後人於此,多所議論,如黃宗羲謂「象山之學,以尊德性為宗,謂先立乎其大,而後天所與我者不為小者所奪。夫苟本體不明,而徒功於外索,是無源之水也。」其實象山教人「尊德性」,並不是完全「束書不觀」,不講「道問學」,只是有所偏重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貴、身分地位高。如:「尊卑」、「尊貴」、「至尊」。
對他人的敬辭。如:「尊體」、「尊容」、「尊長」、「尊稱」、「尊夫人」、「尊姓大名」。
敬重。如:「尊敬」、「尊崇」、「尊師重道」、「敬老尊賢」。
敬稱別人的父親。如:「令尊」、「尊翁」。
量詞。用於計算神像或大炮的單位。如:「一尊大炮」、「五尊神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德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至誠的本性。《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唐.孔穎達.正義:「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
陸九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39~1192)字子靜,南宋撫州金谿(今屬江西省)人。曾結茅講學於象山,學者稱象山先生。嘗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所見多不合。熹重道問學,主張格物窮理;九淵重尊德性,主張心即是理。九淵學說後由明朝王守仁繼承發揚,成為陸王學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語錄》四卷。
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學。創自宋儒陸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為基本概念,故時稱「心學」。後經明儒王陽明發揚光大,而盛行於世。
徹首徹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頭到尾、完完全全。《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中庸曰:『尊德性而道問學,極高明而道中庸。』此數句乃是徹首徹尾。」也作「徹頭徹尾」。
象山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陸九淵所創的學派。主張尊德性,教人以先立其大者為本,竭力屏除枝節之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