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尊德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尊德性」一語出自[中庸],其原文為:「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尊德性為存心之功,道問學指致知之業,二者相發,本不可偏廢,然後儒講學,或偏於一端,致有「尊德性」與「道問學」之爭,如南宋陸象山專以「尊德性」教學者,認為能「尊德性」則此心有主,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並譏「道問學」為支離事業。後人於此,多所議論,如黃宗羲謂「象山之學,以尊德性為宗,謂先立乎其大,而後天所與我者不為小者所奪。夫苟本體不明,而徒功於外索,是無源之水也。」其實象山教人「尊德性」,並不是完全「束書不觀」,不講「道問學」,只是有所偏重而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尊德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