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徒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ˋ
部 + 7 畫 = 10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門人、學生。如:「門徒」、「徒弟」、「學徒」、「名師出高徒」。
  2. 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3.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狂徒」、「不法之徒」。
  4. 只。如:「徒增困擾」、「徒具形式」。
  5. 白費、無效的樣子。如:「徒然」、「馬齒徒長」、「徒勞無功」、「徒費脣舌」。
  6. 完全沒有憑藉。如:「徒手」、「徒步」。
  7.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步行。
    【例】徒步旅行
  2.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
    【例】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3. 白白的、平白。
    【例】徒然、徒增煩惱、徒勞無功
  4. 只、僅。
    【例】家徒四壁、徒託空言
  5. 弟子、學生。
    【例】學徒、徒弟、名師出高徒
  6.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
    【例】信徒、基督徒、佛教徒
  7. 人,多指壞人或有不良習性的人。
    【例】暴徒、賭徒、不法之徒
  8.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
    【例】無期徒刑、有期徒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名]
1.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形]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副]
1.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ô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指某類的人。
    例如:徒弟 tôo-tē、信徒 sìn-tôo(信教的人)、教徒 kàu-tôo。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