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弟子 - 教育百科
ˋ
ˇ
dì z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ì zǐ
解釋:
  1. 學生、門徒。
    【例】孔門弟子、少林弟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弟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門生、學生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ì zǐ
解釋:
1.學生、門徒。也用為學生、門徒的自稱。如:「弟子不敏,願奉師訓。」《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無孔子,不當在弟子之列。」
2.為人弟與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窮弟子快走開去!讓我們。」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稱佛教、道教的徒眾。亦作為徒眾、信徒的自稱。《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朱儁列傳.皇甫嵩》:「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西遊記》第三六回:「弟子乃東土大駕下差來,上西天拜活佛求經的。」《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4.弟弟的兒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鄧攸始避難,于道中棄己子,全弟子。」
5.古時稱戲劇、歌舞藝人。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宋、元時用以稱妓女。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但來兩三遭,不問那廝要錢,他便道:『這弟子敲鏝兒哩!』」《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菴內尼姑,姓王名守長,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弟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弟子」指學生。我國從孔子以來即稱學生為弟子,如〔論語.學而〕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漢代創設太學,其學生即名為「博士弟子」。「弟子」一詞的意涵,據唐代孔穎達的解釋,學生對老師自稱為弟子,意謂尊敬老師如同父兄,而自處如其弟或子。孔氏的解釋見於〔禮記正義.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與人言。」一節的註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弟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反詞: 【師仔】
對應華語: 弟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弟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ē-ts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學生、門徒。
  2. [名] 宗教上指信徒、信者。
    例如:神明興、弟子窮。Sîn-bîng hing, tē-tsú kîng. (因慶祝拜拜等事多,使得神佛的香火興旺,信徒反而民窮財困。意指敬神耗財,應該要適可而止。)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弟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弟子信徒師仔學生 相關客家語 弟子
相似詞 門生、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