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正義 - 教育百科
ˋ
ˋ
zhèng y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g yì
解釋:
  1. 合於人心正道的義理。
    【例】法律是為了維護社會正義而制定的。
  2. 舊時指對經史典籍的注釋。如《五經正義》、《史記正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正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1.邪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èng yì
解釋:
1.公理。《荀子.正名》:「正義而為,謂之行。」
2.舊時指對經史典籍的注釋。如《五經正義》、《史記正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正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Justice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正義涵義在我國典籍中指「公平正直」,如天無所不覆,地無所不載,無偏無私。在人類群居中,便把此義引申到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即一項事務牽涉到兩個人或多數人時,是否對每個人都公平合理,而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於是正義即是人類社會道德的起源,又成了道德的基本而重要的內容。
  正義所指的人際問題主要的在三方面:其一在人和人互相對待方面;其二在人和人的物質分配方面;其三在群體社會共同事務的處理方面。
  我國典籍中只用一個「義」字,其意是「宜」,是適宜或合宜的意思。這個意義無論用於人際對待、物質分配或群體事務,都以公平合理、無偏無私為本,所以才能使人人悅服。如以禮待人就是「依理待人」,基本條件是「敬」,敬別人就是尊重別人,自然會使對方愉悅,反回來也尊重「我」,是兩個人公平對待,誰也不吃虧。分配物質依各人貢獻能力的多少定分配的數量,自然人人滿意。處理群體事務,以一個國家說,使國內人都認為公平合理,自然沒有人有怨尤;以國與國而論,兩國互相公平對待,自然可以和平共處,而若有一個侵犯別國時,即是違反了正義原則,不但受侵犯的國家要起而反抗,其他國家也可加入聲討侵犯人的國家,此時縱然發生戰爭,也是正義之戰,是人類共同認可的正義為道德的緣故。
  具體說來,正義的涵意是公、平、正、直。公則無私;平則沒有高下、輕重、多少、遠近、厚薄之分;正則無偏,特別指不偏心於自己或一方:直則不彎曲,意為沒有機詐或利用智謀求自利或害人。事實上公平正直四字都以「無私」為核心,即是任何人都不能只求「自利」或自己方便,而不顧及別人。這是人類群居的必要條件。人既然必須群居才能維生,站在人人平等的立場上,每一個人都沒有「唯我獨尊」或「我可居先」的權力,不能「有己無人」,因為這項願望和要求,是人所共有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正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ìng-g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公理、公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正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正義
相似詞 公理 相反詞 罪惡、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