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部 + 2 畫 = 5 pí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2.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3.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4.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5.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6.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7.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1. 沒有凹凸、不傾斜的。
    【例】平坦、平地、平原
  2. 均等的、不分勝負的。
    【例】平均、平等、平手
  3. 安寧的、沒有戰爭的。
    【例】太平、心平氣和、風平浪靜
  4. 尋常的、普通的。
    【例】平日、平常、平淡無奇
  5. 使安定、征服。
    【例】平定、平息、平亂
  6. 壓抑。
    【例】怨氣難平
  7. 輾平、推平。
    【例】把地平一平,以便堆放物品。
  8. 漢語聲調之一。指平聲。
    【例】平上去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形]
1.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維〈觀獵〉詩:「迴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宋.陸游〈初發夷陵〉詩:「山平水遠蒼茫外,地闢天開指顧中。」
2.協調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3.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4.安寧的。如:「心平氣和」、「風平浪靜」。唐.王灣〈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沒有戰爭的。如:「和平」、「太平」。唐.韓愈〈爭臣論〉:「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
6.尋常的。如:「平日」、「平時」、「平常」。
7.不分勝負的。如:「平手」。
8.缺少變化的。如:「聲音低平」。
[副]
1.公正的、無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2.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剷」。
[動]
1.使安定、征服。如:「平亂」、「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2.媾和、和好。《左傳.桓公八年》:「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
3.壓抑。如:「怨氣難平」。
4.犁平、輾平、推平。如:「去將地平一平。」
[名]
1.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參見「平聲」條。
2.大陸地區北平市的簡稱。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幹。」
3.姓。如漢代有平當。
注音:
漢語拼音: pián
解釋:
[動]
辨別。參見「平章百姓」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ênn/pî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平坦的。表面無高低、不傾斜。
    例如:這片草埔真平。Tsit phiàn tsháu-poo tsin pênn. (這片草皮很平。)
  2. [形] 等齊的、不分上下。
    例如:平手 pênn-tshiú、平重 pênn tāng (一樣重)。
  3. [形] 形容風浪小或穩定下來。
    例如:風湧較平矣。Hong-íng khah pênn--ah. (風浪比較小了。)
  4. [形] 平均。
    例如:分袂平 pun bē pênn(分不平均)。
音讀: pi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漢語聲調之一。
    例如:平、上、去、入 piânn, sióng, khì, ji̍p。
音讀: pî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熟] 公平。
    例如:路見不平 lōo kiàn put pîng。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