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話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話哲學指當代猶太裔思想家馬丁.布柏(M. Buber, 1878~1965)的主要哲學思想。布柏的哲學思想係以「對話」(dialogue)為其核心,高舉「我-汝關係」(I-Thou relationship)在人類存在經驗中的重要性。一般學者在研究布氏的思想及生平時,常以神祕主義、存在主義及對話哲學標示布柏的思想發展歷程,而對話哲學階段正可說是布柏前期思想與成熟後的融通,一方面其中有不少的神祕主義及存在主義的成分,另方面則呈現了布柏特有的宗教情懷。
  布柏早年沉浸於研究德國中世紀末神祕主義者的思想,後來在其獲得博士學位後五年內,重新回歸猶太文化的研究,並潛心於哈西德教派(H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確。如:「對錯不分」、「答對了。」、「你說的話是對的。」
正常。如:「氣氛不對」、「神色不對」。
相反的一方。如:「對方」、「對手」、「對岸」。
搭配、相配。如:「登對」、「門當戶對」。
平分成兩份。如:「對半」、「對分」、「對切」。
成雙的。如:「對筆」、「對聯」、「對偶」、「出雙入對」。
答話、回答。如:「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讓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對獎」、「對號入座」。
比照。如:「對照」、「校對」、「核對」、「查對」、「比對指紋」。
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如:「對光」、「對焦」、「對準」、「對好距離」。
相合、適合。如:「對味」、「對症下藥」、「文不對題」。
看待。如:「對待」、「對事不對人」。
向著、朝著。如:「面對面」、「對著天空」。
介詞。後面接對象、處所、範圍。A>表示對象。如:「對人誠懇」、「對牛彈琴」、「他對你說什麼?」。B>表示處所。如:「我對這裡不太熟悉。」C>表示範圍。如:「他對太空科學很有研究。」
量詞。用於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對鐲子」、「兩對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能且有智慧的人。如:「先哲」、「聖哲」。
有智慧的。如:「哲理」、「哲人」。
尊稱別人的兒子。如:「哲嗣」。
哲學:研究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學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一詞在西方原指愛智,是一種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最高原理之學問。在東方,哲學除包含上述意義外,尚包含如何通過實踐行為以實現道德理想人格。
對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面對證所說的話。《金瓶梅》第五一回:「他在後邊對著俺娘如此這般說了你一篇是非,如今俺娘要和你對話哩!」
2.答話。《西遊記》第五三回:「只見那道人在井邊攩住道:『你是甚人,敢來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寶杖,不對話,著頭便打。」
3.相互間的交談。如:「這部作品,人物之間的對話,非常生動。」
4.一向沒有聯繫的國家、政府之間的接觸、談判。如:「以阿之間的對話,往往具有衝突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