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詩人杜牧。參見「杜牧」條。
小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28cm。雄鳥頭及背面灰色。尾灰黑色,羽軸綴有白斑,末端白色。下胸、腹部白色,具多道灰黑色橫紋,但較中杜鵑稀疏。雌鳥似雄鳥,但赤色型雌鳥頭部及背面全為暗紅褐色,有許多細黑橫斑。眼暗褐色,具黃色眼圈。喙黑色,基部黃色。腳黃色。
小杜父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ttiusculus gonez (Schmidt, 1904)
體前部平扁,向後漸尖。頭大而寬腭稜和棘為皮膚所蓋。吻短而圓鈍,中央突起。眶眼隔窄而凹入。口中大,前位。上下頜、口蓋骨和鋤骨均具絨毛狀細齒。鰓蓋膜寬而相連。體無鱗,皮鬚軟。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小,硬棘細弱;第二背鰭長,有軟條12~13;臀鰭軟條12,與第二背鰭相似且相對;胸鰭寬圓,下部鰭條不分枝;腹鰭胸位;尾鰭截形。體灰褐色;頭及體側具橫斑,分別於眶間隔、第一背鰭基底、第二背鰭後部及尾柄處。腹面白色。第一背鰭上端黑色;第二背鰭、胸鰭及尾鰭3~5條橫紋;腹鰭和臀鰭白色,一般體長為5~7公分。
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海域。
海水底棲性小型魚類,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產卵期大約在11~12月之間。
魚體小型,不具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杜父魚亞目(Suborder Cot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杜父魚科(Family Cottidae),Sculpins
杜父魚上科(Superfamily Cottoidea)
小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披針形,長11-14 cm,寬2-3 cm,上表面光滑或側脈腋處略被鉤毛。

黃花小杜鵑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堵塞。如:「杜絕後患」、「防微杜漸」。
鳥名。如:杜鵑,又叫布穀,口大尾長,嘴黑色,吃害蟲,是益鳥。春夏常晝夜不停啼叫,叫聲淒厲。
植物名。如:杜鵑,常綠灌木。四至六月間開紅、紫或白色花,可供觀賞。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大的。如:「小樹」、「小鳥」、「小城」、「小人物」、「小數目」。
時間短的。如:「小住」、「小坐一下」、「小睡片刻」。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叔」、「小姑姑」、「小兒子」、「小女兒」、「小職員」、「小官員」。
年紀輕的。如:「小孩」、「小妹妹」、「小時候」、「年紀小」、「小伙子」。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小店」、「小兒」、「小女」、「小的不敢」、「恕小民直言」。
輕視。如:「你可別小看我喔!」
稍微。表程度不深。如:「小有名氣」、「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邪惡的、壞的。如:「小人」、「宵小」。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李」、「小張」、「小老弟」。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朝京兆人。個性剛直,詩風豪邁不羈,文章深奧曲折,多切中經世之務,在晚唐詩人中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詩等。因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唐時期,心繫國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秦始皇時,認為咸陽城人口太多,秦宮太狹小,於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和金錢,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建造了阿房宮,規模富麗堂皇,前所未有,是秦王朝最大的宮殿。而唐敬宗在繼位後,也廣造宮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寫了這一篇〈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例,借以諷喻當世。在六國被覆滅後,天下統一,...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朝京兆人。個性剛直,詩風豪邁不羈,文章縱橫奧衍,多切中經世之務,在晚唐的成就頗高,時人稱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等。因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唐時期,一直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典源內容描寫秦始皇時,認為咸陽城人口太多,秦宮太狹小,於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和金錢,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建造了阿房宮,規模富麗堂皇,是秦朝最大的宮殿。而唐敬宗在繼位後,也廣造宮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寫了這一篇〈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例,借以諷喻當世。秦朝阿房宮佔地有三百多里,樓層...
付諸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付之一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牧(西元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唐朝京兆人。個性剛直,詩風豪邁不羈,文章深奧曲折,多切中經世之務,在晚唐詩人中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詩等。因生活在內憂外患的晚唐時期,心繫國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秦始皇時,認為咸陽城人口太多,秦宮太狹小,於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和金錢,在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北建造了阿房宮,規模富麗堂皇,前所未有,是秦王朝最大的宮殿。而唐敬宗在繼位後,也廣造宮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寫了這一篇〈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