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1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屏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丟掉。《書經.泰誓下》:「屏棄典刑,囚奴正士。」《晉書.卷二五.輿服志》:「高旗有日月之象,式視有威儀之選,衣兼鞙珮,衡載鳴和,是以閑邪屏棄,不可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排除、斥退。[例]屏除、屏棄、屏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不用。如:「棄置」、「放棄」、「拋棄」、「丟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排除。通「摒」。《管子.霸形》:「於是伐鐘磬之縣,併歌舞之樂,宮中虛無人。」《荀子.彊國》:「併己之私欲必以道。」唐.楊倞.注:「併讀曰屏,棄也。屏棄私欲遵達公義也。」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相關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元史‧徹里帖木兒傳》:「治書侍御史普化 誚有壬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現形容利用過了,即將之屏棄。 故事元朝的大臣徹裏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決斷。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 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
放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擯棄、屏棄、拋棄、放手、唾棄、捨棄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崔寔〈政論〉:「其達者或矜名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寡不勝眾,遂見屏棄。」 參考詞語︰眾寡不敵注音︰ㄓㄨㄥˋ ㄍㄨㄚˇ ㄅㄨˋ ㄉ|ˊ漢語拼音︰zhòng guǎ bù dí釋義︰眾寡,敵眾我寡。「眾寡不敵」猶「寡不敵眾」。見「寡不敵眾」條。 01.《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郭淮》:「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陣以拒之。」 02.元.白樸《梧桐雨.楔子》:「昨因奚契丹反叛,差我征討,自恃勇力深入,不料眾寡不敵,遂致喪師。」
別出新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清.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雜說》:「敖繼公釋儀禮,屏棄古注,別出新裁,於經文有難通處,不以為衍文,即以為脫簡。」也作「別出心裁」、「獨出心裁」。
吐故納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道家養生之術,吐出濁氣,吸入清氣,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揚棄舊有的,吸取新的事物。《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王遠知傳》:「降璽書曰:『先生操履夷簡,德業沖粹,屏棄塵雜,棲志虛玄,吐故納新,食芝餌朮,念眾妙於三清之表,返華髮於百齡之外,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林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二十五歲以上嚴肅的詩人必需依附其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她希望在今天的評審過程中,能找出幾個勇於「屏棄小傳統,而立足於大傳統」的詩人。 評價林泠早期的詩風優美而婉約,感情真摯而深刻,體裁自然而秀麗,楊牧曾如此評介她的詩:「格律排比並不刻意經營,概以有機型式詠歎進行,臻於完成,然而她於意象的發展,譬喻的相關性,和象徵技巧的圓融,卻永遠孜孜緊扣,一絲不苟。」詩人早慧,寫作年齡極早,與白萩同被譽為天才詩人。覃子豪批評林泠早期詩作「純任自然,毫無造作的痕跡,詩句像提煉過了的口語,內容深刻,情感凝鑄,甚至帶一點兒冷峻」。羅行認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