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8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岩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殼中作層狀分布的岩石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疊而成的部分。如:「樓層」、「雲層」。
階級。如:「階層」、「層次」、「上層社會」。
連續不斷。如:「層出不窮」。
量詞。用於計算重疊或累積物的單位。如:「五層樓房」、「兩層玻璃」、「三層蛋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地殼的石頭,多為礦物的集合體。如:「岩石」、「花崗岩」、「火成岩」、「沉積岩」。
營力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大多位於活躍的板塊邊緣。 內營力的例證由於火山噴發和地震展現出內營力的強大威力,扭曲、斷裂或位移的岩層則是見證內營力的作用力使,對於岩層產生擠壓,使岩層發生摺皺或斷裂,甚至發生位移而形成斷層。 外營力作用 Exogenic Phenomena 作用的方式當地表形貌的岩石曝露在空氣中時,因為受到空氣、水和生物活動的影響,發生各種風化作用,空氣、水和生活動影響,發生各種風化作用...
中央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央山脈是因為板塊聚合所產生的,當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初期,可能曾被隱沒到海岸山脈之下,使得岩層發生變質作用而形成板岩、變質砂岩與片岩等變質,後來才又被擠壓台生露出地表。因此中央山脈是以變質沉積岩為主的地質特色,目前中央山脈以平均上約1cm/年向上隆起,但是也經歷劇烈的崩壞作用(平均侵蝕率每年約0.55cm),因此起伏落差大,且處處存在一些崩落的懸崖,河谷也呈現V字形峽谷並多瀑布,山坡的平均度多在40度以上,主脊線上有八十一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南湖大山區和南部的大武山區,秀姑巒山高3,86...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 (例如,隕石撞擊) 。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 (構造性地震) 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 (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
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原 plateau目錄1 定義2 進階閱讀2.1 特徵:2.2 總面積2.3 形成方式2.4 熔岩高原2.5 水平壓縮的高原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比鄰近地表高達數百公尺以上的廣闊平坦地形,通常四周由陡峭邊坡所圍繞。可能由水平岩層晶侵蝕而成,或由大規模熔岩所覆蓋。(註1)此種地種地形包含位於內部的盆地。 進階閱讀 特徵:面積廣大、地勢高、表面平坦,四周被陡崖或山脈包圍的地形。 總面積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45% 形成方式與火山活動、地殼的水平壓縮、地殼熱膨脹三種板塊運動相關。由於熱點上方的板塊因為移動緩慢,而不斷...
潛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是土壤的乾濕變動、植物根系的生長、地殼的震動等也都有助於邊坡物質的潛移作用。 觀察潛移當潛移在風化岩層、土、及岩石等重力作用下,通常是極緩慢的移動,極其不易引人注意的塊體移動,滑動面常不明顯。潛移速度每年可能只有幾公厘至數公分,像是樹根、籬笆、電線桿等向下坡移動,此種位移即是潛移的現象,潛移是持續不斷的作用及普遍的存在斜坡上,就每年向下坡移動的材料總體積而言,它是最重要的塊體移動作用。潛移被分成為深、淺兩種,淺的潛移就只有表土層部份發生滑動,深者會導致岩層
整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集結不同的意見或事物,重新統合,成為新的整體。如:「科際整合」、「整合軟體套裝程式。」
2.沉積岩在沉澱的過程中,上層沉積物與下層沉積物之間是連續地沉積而沒有中斷現象。
斷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層因變動發生斷裂,使岩層產生相對性水平、垂直或傾斜方向的移動,所造成的破裂面或破裂帶。[例]臺灣蘇澳、花蓮間的清水斷崖,是一處風光秀麗的斷層海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