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8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岩岸島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moia atrocostatum (Lesson, 1826)
全長最大約25公分左右,其中尾長最大約可達吻肛長的1.5倍;口吻部長而突出,具鼻上鱗,額頂鱗1片,下眼瞼有一不具鱗片的透明區域,稱為「瞼窗」,身體長形,四肢發達;全身背面以黑色為底色,散生大量淡色細斑點,腹面為淡黃色。
北起台灣及日本琉球群島,西到馬來半島,南達印澳群島及澳洲北端,東至新幾內亞島一帶均有分布。
喜棲於海邊礁石地區的潮間帶,日行性,以海邊的小型節肢動物如小螃蟹,海蟑螂等為食,尾巴極易因外力而自割,會游水,遇敵時會鑽進礁岩的縫隙中,動作靈敏怕人;卵生,雌蜥會於沙地掘穴產卵,每次可產2個卵,剛出生的幼蜥吻肛長約3.5公分。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石龍子科(Family Scincidae),Skin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蜥蜴:一種爬蟲類動物。種類繁多,體型隨種類不同而有差別,身長多在三十公分左右,四肢粗短,具有鉤爪或吸盤,尾巴遇敵害會自動斷掉,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溫帶和寒帶地區蜥蜴有冬眠的習性。或稱為「龍子」、「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中露出水面的陸地。如:「海島」、「離島」、「孤島」、「荒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地殼的石頭,多為礦物的集合體。如:「岩石」、「花崗岩」、「火成岩」、「沉積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邊的陸地。如:「海岸」、「沙岸」、「堤岸」、「河岸」。
莊嚴的樣子。如:「傲岸」、「道貌岸然」。
形容身高體壯的樣子。如:「偉岸」。
岩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岸依其組成物質與近岸地勢陡緩,可分為岩岸與沙岸兩大類。岩岸指組成物質多為岩石的海岸,主要特徵為海岸線曲折、多港灣和島嶼,灣闊水深,宜於航運和漁業的發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