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崔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8~143)字子玉,漢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崔駰之子,銳志好學,官至濟北相,以事徵詣廷尉卒。瑗從學於賈逵,明天官曆數、京房易傳,工文辭,善章草。著有賦、碑、銘、箴等凡五十七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間有圓孔的璧玉。是由早期環狀石斧演變成的臂飾,後來再演變為玉鐲。《荀子.大略》:「問士以璧,召人以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的樣子。如:「崔嵬」、「崔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久不變的意志。如:「持之以恆」。《論語.子路》:「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文選.崔瑗.座右銘》:「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哲人其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將要。哲人其萎指智慧卓越的賢人即將死亡。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後用來悼念已故的賢者。漢.崔瑗〈河間相張平子碑〉:「哲人其萎,罔不時恫。」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前絕後」原作「超前絕後」,意思是指成就超越古今,無人能比。此語較早見於《晉起居注》。晉安帝在詔書上寫著:「這樣偉大的功績,真是超越古今,沒有其他人能夠比得上啊!」在唐人張懷瓘的《書斷》中,在稱讚草聖張芝時,也有同樣的用法。唐朝人認為草書的筆法,始自東漢的張芝。張芝曾學書於崔瑗、杜度。他勤練書法,從不擇紙筆,只要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可作為模擬書寫的工具;平常都對著銅鏡執筆,來糾正自己的姿勢。他為了方便練習書法,又在家門前挖了一個大池塘,習字後便將毛筆和硯臺在池中清洗,年復一年,池塘的清水竟然全被染黑,稱為「墨池」。張芝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成就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超越了兩位老師,獲得了「草...
座右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崔瑗兄為人所殺,瑗為兄報仇後逃亡,後遇赦,作銘置座右以自戒。見《六臣注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注》。後遂稱記在座旁警惕自己的格言為「座右銘」。唐.白居易〈續座右銘.序〉:「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
永字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用筆的基本類型。取「永」字中側(點)、勒(橫)、努(直豎)、趯(鉤)、策(斜書向上)、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種不同的運筆方式,當作學習書法正楷點畫的簡要法則。
純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純不雜。如:「思想純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崔瑗七厲,植義純正。」《歧路燈》第一○回:「譚、婁純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
淑人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良賢能而正直的人。《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漢.崔瑗〈河間相張平子碑〉:「仁愛篤密,與世無傷,可謂淑人君子者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