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59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奴瑪拉契涅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尼亞民俗舞蹈,流行於東部和南部地區的莫達維亞(Moldavia)、瓦拉幾亞(Wallachia)、多布羅加(Dobrudja)。此舞為4/4拍高貴舞蹈,共有十二種隊形,舞步採用典型的單足跳和彈跳步,內含一種羚躍步(cabriole)。參與舞蹈的人數不限,舞者相互搭肩,排成一直線或弧線;若為雙人舞時,兩舞者面對面,女舞者將雙手置於臀部,男舞者則雙手交抱於胸前。《巴奴瑪拉契涅舞》也可獨舞。舞蹈伴奏樂器為小提琴和cobza(十到十五弦的魯特琴),這兩種皆為典型的羅馬尼亞舞蹈的伴奏樂器。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志相合、投合。如:「相契」、「契合」、「投契」。
經雙方同意所約定的文書,即合約、合同。如:「契約」、「房契」、「地契」。
古代刻木記事的書卷。如:「書契」。
殷商的始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切盼望。如:「巴望」、「巴不得」。
接近、貼近。如:「巴著窗戶瞧」、「前不巴村,後不著店。」
巴結:討好、奉承。如:「他總是一意巴結他的上司。」
巴掌:手掌。如:「他臉上還留著鮮明的巴掌印。」
下巴:臉部的下方。如:「他的下巴長了一顆青春痘。」
指大陸地區四川東部。如:「巴蜀」、「巴東三峽」。
詞綴:A>附屬在物體下面或後面的東西。如:「尾巴」、「嘴巴」。B>凝結成塊的物體。如:「泥巴」、「鹽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瑪瑙:為結晶石英、石髓及蛋白石所混合而成的礦物。有紅、白、灰各色相間,成平行環狀波紋,中心部的空隙常附有石英結晶,可作飾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扯。如:「拉車」、「拉扯」、「拉鈴」。
延長。如:「拉長」。
撮合、聯絡使接近。如:「拉攏」、「拉關係」、「拉生意」。
幫助。如:「拉他一把」。
排泄。如:「拉肚子」、「拉屎」。
一種演奏方法。如:「拉胡琴」、「拉小提琴」。
拉拔:撫養。如:「她辛辛苦苦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物,即礬石。《荀子.勸學》:「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淮南子.俶真》:「今涅染緇,則黑於涅;以藍染青,則青於藍。」
用黑色染、染黑。如:「涅面」、「涅字」。《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晉.陶淵明〈自祭文〉:「寵非己榮,涅豈吾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自由,供人使喚的人。如:「奴隸」、「黑奴」、「奴僕」、「奴婢」。
古時女子的謙稱。如:「奴家今年一十八。」
對人鄙視、瞧不起的稱呼。如:「守財奴」、「亡國奴」。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