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帆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狹長而側扁,頭側扁而略高。 吻尖長。眼大。口大,上頜延伸至眼後方,末端不擴大,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下頜骨齒各一列齒,排列稀疏,下頜齒較大上頜齒;上頜小齒很多,並有三顆強大之大齒,兩者在前,其一在後;頜其最前有一強大之犬齒,隨後為6顆小齒及兩顆大犬齒, 再後為一列約12顆之小齒;鋤骨無齒;腭骨具齒。鰓被架7。無鰾及發光器。體柔軟無鱗;皮膚薄。側線完全,側線管突出。尾柄兩側各具一縱隆起線。背鰭高大呈帆狀,基底長,起始於鰓蓋後上方;具脂鰭;臀鰭後位,基底短;胸鰭長且腹位;腹鰭小,約在體中點區域;尾鰭深分叉。體背部為暗青色, 腹側銀白色。隆起線黑褐色。各鰭色暗。
長吻帆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episaurus ferox (Lowe, 1833)
體細長且側扁,頭側扁且略高。吻部尖細狹長。眼及口大,上顎延伸至眼緣後方,末端不擴大,下顎較上顎略為突出;上下顎各一列齒,排列稀疏,下顎齒較上顎齒大;鋤骨無齒;顎骨具齒。鰓條骨7恨。無鰾及發光器。體柔軟無鱗;皮膚薄。側線完全,側線管突出。尾柄兩側各具一列隆起線。背鰭高大且呈船帆狀,基底長,背鰭起點位於魨蓋後上方;具脂鰭;臀鰭後位,基底短;胸鰭長且腹位;腹鰭小,約在體中點區域;尾鰭分叉。體背部為暗青色,腹側銀白色。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則發現於東北部水域。
表、中層洄游性魚類,棲息深度在水表層至水下1800公尺以上,常出現於近海。主要以魚類、頭足類、被囊類或甲殼類為食。具浮游稚魚期。
較為稀少的魚類,目前除學術研究外,無其他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仙女魚目(Order Aulopiformes)
圓鱗首目(Superorder Cyclosquamata)
帆蜥魚亞目(Suborder Alepisauroidei)
帆蜥魚科(Family Alepisauridae),Lancetish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蜥蜴:一種爬蟲類動物。種類繁多,體型隨種類不同而有差別,身長多在三十公分左右,四肢粗短,具有鉤爪或吸盤,尾巴遇敵害會自動斷掉,以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溫帶和寒帶地區蜥蜴有冬眠的習性。或稱為「龍子」、「石龍」、「石龍子」、「四腳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如:「帆布」、「揚帆」、「一帆風順」。
借指帆船。如:「過盡千帆皆不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