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希世之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間罕有的寶物。《東周列國志》第九六回:「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矣。」也作「希世之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盼望、期待。如:「希望」、「希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代。三十年為一世。如:「世世代代」。
上一代即有的。如:「世交」、「世仇」。
世界、世間。如:「問世」、「傳世」、「世事難料」、「舉世無雙」。
量詞。用於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有貴重的物品。如:「奇珍異寶」。
少見的、寶貴的。如:「珍品」、「珍禽異獸」。
美味好吃的。如:「珍饈」、「珍餚」、「珍味」。
愛惜、看重。如:「珍惜」、「珍重」、「珍藏」、「珍視」。
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上少有。《文選.張協.七命》:「此蓋希世之神兵,子豈能從我而服之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
2.阿附世俗。《莊子.讓王》:「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
潘希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大學期間,受業於詞學大師夏承燾門下,飽讀中西文藝作品。「琦君」筆名的由來,是因夏承燾老師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來稱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稱。中日戰爭期間,父親潘鑒宗與母親葉夢蘭接連因病過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1941年,大學畢業,任教於上海匯中女中。1943年,返鄉任教於永嘉縣中(今溫州二中)。1945年,抗戰勝利回杭州,任教於母校之江大學,兼任浙江高院圖書管理員,而後轉入蘇州法院擔任機要秘書,開始了往後數十年,在司法界與教育界並行的工作。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擔任高檢處書記官,之後轉任司法行政部編審...
希世之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間罕有的寶物。《老殘遊記》第三回:「此書世上久不見了,季滄葦、黃丕烈諸人俱未見過,要算希世之寶呢!」也作「希世之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