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帝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位。《書經.舜典》:「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所在的地方。如:「座位」、「方位」、「位置」。
處、在。如:「鹿谷鄉位於南投縣,以生產凍頂烏龍茶聞名。」
職務、等級。如:「職位」、「地位」、「爵位」、「甲等體位」。
數字的位置。如:「個位」、「位數」。
量詞。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多含敬意。如:「十位客人」、「五位老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君王。如:「皇帝」、「帝王」。
天神、宇宙的主宰者。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內容4 相近詞5 相反辭6 例句7 修辭8 參考資料 解釋 即「陟罰臧否」,賞善罰惡。陟,登,升(書經 舜典 「汝陟帝位」)。 臧,善 。 否,惡。 罰,懲罰。將善人,好的人才做晉升,給予更高的官職。對於惡人,不善之人的位階降職或給予罰處。遷升降罰官吏或褒貶評論官吏。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具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故事內容 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軍隊出征前寫給劉幼主,文中最重要的旨意在於勸戒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此句成語的的出處翻譯為:在皇帝的宮殿中以及丞相府...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高是個生性奸詐、頗具野心的人,想要篡奪朝中大權。秦始皇帝病逝時,假傳聖旨,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接著立次子胡亥為帝,即秦二世,自己則當了丞相。當時胡亥年紀甚輕,因此趙高便專權攬政,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進而想要謀奪帝位,卻又怕朝中大臣們不服,於是就想出一個方法來試探。有一天,趙高就駕鹿跟隨著秦二世外出,秦王看見了就問說:「你為何騎著鹿呢?」趙高回答:「這是一匹馬。」秦王說:「你錯把鹿當成馬了。」趙高說:「皇上若不相信我所說的,可以問問其他人。」群臣中有人說是鹿,也有人說是馬。這時候秦王竟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實,卻相信了奸臣的說法。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指鹿為馬」,用來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4.比喻國家政權或帝位。《左傳.宣公三年》:「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惜乎天道好還,得國之後,坐席未溫,而郭威睥睨其間,已挈漢鼎而為周矣。」《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數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天,天下一統,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倫1>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璽綬2>於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歲,賢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將皆不試;計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學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學二十年,皆署吏;郡縣二千石令長赦日在職者,皆封侯;郡綱紀並為孝廉,縣綱紀為廉吏。以世子荂為太子,馥為侍中、大司農、領護軍、京兆王,虔為侍中、大將軍領軍、廣平王,詡為侍中、撫軍將軍、霸城王,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張林等諸黨皆登卿將,並列大封。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3>,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4>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5>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與倫比」的「倫比」,是可以互相匹敵的意思。如唐.韓愈〈論佛骨表〉:「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便是形容皇帝莊嚴尊貴、英明武勇,千百年以來,沒有別人可以相比。在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漢獻帝只是傀儡,沒有實權。後來,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魏王,想要篡奪漢室,又不想落人口實,便逼漢獻帝「禪讓」,自己故作推辭,如此三次之後方才接受帝位。華歆時為相國,曾與其他公卿一同上言,請曹丕接受禪讓。在文中華歆盛讚曹丕的德行「無有為比」,意思就是說︰德行十分崇高,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後來「無與倫比」這句成語可;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
如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舜典》記載了堯治理政事謹慎謙讓,通達事理;考察天時以制定百官職守,因此政治昭明,各邦國間和睦親切,人民也歡樂和諧。後來四方的諸侯長推薦舜的美德,經過堯一段時間的考察,舜都能把各種職務辦理得有條不紊,於是堯決定讓舜繼承帝位。就在舜攝政輔佐了堯二十八年時,堯逝世了,天下人民如同死去父母一樣的悲痛。有三年之久的時間,全國上下都斷絕了樂聲,瀰漫著哀淒的氣氛。「如喪考妣」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用來比喻悲痛至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據有、占有。漢.王符《潛夫論.論榮》:「處隸圉不足以為恥,撫四海不足以為榮。」《三國演義》第七三回:「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