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干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合稱為「干支」。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如:「舊時,人們習慣以干支紀日。」《福惠全書.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清史稿.卷二四八.孫可望列傳》:「可望遂盡有雲南,自號平東王,以干支紀年,鑄錢曰『興朝通寶』。」
干支紀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為以六十為周期的序數記錄年歲的方法。依序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至癸亥,周而復始。殷代卜辭已用干支紀日,秦漢以後才用以紀年、月,並以地支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地支的簡稱。[例]干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包含十個用來標記先後次序的符號,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例]干支 △天干
寅吃卯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寅吃卯糧」原作「寅支卯糧」。在古代,就用「天干」和「地支」來記載時間。「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字;「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字。把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配合起來,就是六十個干支組合,如「甲子」、「乙丑」、「辛亥」,從古代沿用到今天。這裡面,十二個地支字常被用來紀年。「寅吃卯糧」的意思就是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本來,一年有一年的收穫,餘糧還可以儲存以備來年所需,所以正常的狀況是「寅吃寅糧」或「卯吃寅糧」才是。但是現在的情形是:不但當年糧食已吃盡,還連來年的糧食都預先吃掉了,這狀況正是入不敷出,所以只好預支以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支的第三位。[例]古時以子、丑、寅、卯搭配天干來記年,稱為干支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萬二千五百人,擊紂之億萬而滅商,豈紂不得天官之陳哉! 〔注解〕 (1) 《天官》:古代泛論陰陽、干支、天文星象之書。 (2) 陳:音ㄓㄣˋ,同「陣」,軍隊之陣列、部署。 (3) 絕紀:或本作「絕地」,毫無生路之地。 (4) 阪:山坡。 (5) 廢軍:無戰力之軍。
掐指一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拇指點著其他指節來推算干支或占測吉凶。如:「他掐指一算,大叫一聲:『不好了!今天他有大劫臨頭。』」也稱為「掐弄」、「掐算」。
花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滿六十歲。以天干、地支組合,六十年一甲子。因干支錯綜參互,故稱為「花甲」。《西遊記》第二○回:「又問:『年壽歲何?』道:『痴長六十一歲。』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黃道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觀念中以干支記日,也有再以十二神分別值日;子日青龍,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匱,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陳。十二神分掌吉凶。當青龍(子)、明堂(丑)、金匱(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值日時,諸事皆宜,不避凶忌,謂之「黃道吉日」。後泛指適宜辦事的好日子。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今日是黃道吉日,滿朝眾公卿都在銀臺門,敦請太師入朝授禪。」也稱為「黃道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