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民教育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民教育運動於民國九年(1920)在國內展開,最初偏重在城市推行;民國十三年後,選定河北定縣鄉區進行鄉村平民教育的實驗。於是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作為平民教育的學術研究機關。總會下分設城市教育部及鄉村教育部,分別策畫城市和鄉村平民教育研究和指導工作;另設省、縣、區、村平民教育促進會,為推動平民教育的機關;並在城市及鄉村設立平民學校。
  平民教育的領導者晏陽初,在〔平教運動〕書中指出,中國當時的問題為貧、愚、弱、私,針對此四大病症,主張以文藝教育救愚,生計教育救貧,公民教育治私,衛生教育救弱。又因這四者具有連帶性,所以這四大教育任何一方面的解決辦法,都必須和其他方面取得密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事或學術的分支系統。如:「派別」、「門派」、「流派」、「黨派」、「詩派」、「派系」。
作風、氣勢。如:「正派」、「氣派」、「派頭」、「新派」。
分配。如:「分派」、「輪派」、「攤派」。
差遣、任用。如:「派遣」、「派任」、「派兵」。
一種西式烘焙食品。為英語 的音譯。如:「蘋果派」、「檸檬派」、「千層派」、「水果派」。
安排。如:「派上用場」。
派出所:警察局在管區內所設置的分支機構,負責協助辦理警察勤務,以及供服勤人員食宿。如:「發現可疑人物請就近向派出所報案。」
量詞。用於計算派別的單位。如:「這兩派畫家的風格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平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普通人民。《書經.呂刑》:「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侵我三州,延于平民。」
2.平治百姓。《左傳.成公二年》:「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上因詮釋主張不同而形成的門派。如姚江學派、乾嘉學派。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