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0.79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清楚。《書經.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也作「便章」、「辨章」、「辯章」。
1.商議處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近在議曹,其平章百官秩祿。」《北史.卷四○.李彪傳》:「平章古今,商略人物。」
2.品評、評論。宋.張元幹〈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明.陳與郊《昭君出塞》:「無情是畫筆平章,沉吟自想!」
3.職官名。唐宋以同平章事為宰相之職,元置平章為丞相之副。《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那裡管女兒肯不肯,別許了平章闊闊出之子,僧家奴。」
平章百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百官。「平章百姓」指辨明各官員的職守。《書經.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內以平章百姓,外以和協萬邦,寔曰輕平,稱為簡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參見「平章百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歌、文等的段落。如:「樂章」、「篇章」、「文章」、「出口成章」。
制訂規則的文書。如:「規章」、「簡章」、「章程」。
印信。如:「蓋章」、「簽章」、「私章」、「圖章」。
標識、標記。如:「臂章」、「胸章」。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
量詞。用於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崔鉉子。累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以為戒。」(源) 02.金.王若虛〈君事實辨下〉:「憲宗朝,李絳、李吉甫數爭論于上前,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權德輿居中,無所可否。上鄙之。」 參考詞語︰不加可否注音︰ㄅㄨˋ ㄐ|ㄚ ㄎㄜˇ ㄈㄡˇ漢語拼音︰bù jiā kě fǒu釋義︰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 01.《品花寶鑑.第一回》:「子玉看了,只是笑,不置一詞。南湘問道:『你何以不加可否?』」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史.卷三四.文宗本紀三》:「中書平章朵兒(失)〔只〕,職任台衡,不思報效,銓選之際,紊亂綱紀,貪汙著聞,恬不知恥,黜罷為宜。」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án yì zhèng釋義︰猶「義正辭嚴」。見「義正辭嚴」條。 01.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文國謚武宣劉公神道碑〉:「公飛三書於交阯,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交阯得書,惶懼請命,而聖許竟莫知所終。」 02.《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談,詞嚴義正,孩兒汗下通體!」 參考詞語︰正義嚴辭注音︰ㄓㄥˋ |ˋ |ㄢˊ ㄘˊ漢語拼音︰zhèng yì yán cí釋義︰表示正當義理的嚴厲措辭。見「義正辭嚴」條。 01.明.海瑞〈復徐繼齋尚寶少卿書〉:「今日歸曲直,責意雖不善,其所指則正義嚴辭,不可破也。」 參考詞語︰義正詞嚴注音︰|ˋ ㄓㄥˋ ㄘˊ |ㄢˊ漢語拼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細密。如:「縝密」。元.虞集〈趙平章加官封制〉:「方嚴而精明,果毅而詳縝。」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至元元年,(徹里帖木兒)拜中書平章政事。首議罷科舉,又欲損太廟四祭為一祭。監察御史呂思誠等列其罪狀劾之,帝不允,詔徹里帖木兒仍出署事。時罷科舉詔已書而未用寶,參政許有壬入爭之。太師伯顏怒曰:「汝風臺臣言徹里帖木兒邪?」有壬曰:「太師以徹里帖木兒宣力之故,擢置中書。御史三十人不畏太師而聽有壬,豈有壬權重於太師耶?」伯顏意解。……伯顏心然其言,然其議已定不可中輟,乃為溫言慰解之,且(為)〔謂〕有壬為能言。有壬聞之曰:「能言何益於事。」徹里帖木兒時在座,曰:「參政坐,無多言也。」有壬曰:「太師謂我風人劾平章,可共坐邪?」徹里帖木兒笑曰:「吾固未嘗信此語也。」有壬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