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幼童     
瀏覽人次:304 收藏人次:0
幼小的孩童。漢.蔡邕〈書〉:「邕薄祜,早喪二親,年踰三十,髩髮二色,叔父親之,猶若幼童。」晉.張翰〈周小史〉詩:「翩翩周生,婉孌幼童。」
幼童     
瀏覽人次:126 收藏人次:0
童子軍組織中的一個階層,由八歲半到十二歲的兒童所組成。又分羚羊、狼、鹿、豹四個等級,其活動方式及宗旨與童子軍相同。
幼童赴美留學     
瀏覽人次:122 收藏人次:0
  「幼童赴美留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派遣學生出國留學;其事係由容閎倡議,而由曾國藩與李鴻章促成。同治十年(1871)十月,曾國藩與李鴻章接受容閎的建議,聯名奏准清廷選派幼童赴美肄業;並擬定章程十二條,規定「選送幼童,每年以三十名為準,四年計一百二十名,駐洋肄業;十五年後,每年回華三十名,由駐洋委員臚列各人所長,聽候派用,分別奏賞頂戴、官階、差事;此係官生,不准在外洋入籍逗留,及私自先回,遽謀別業。」次年八月,首批赴美幼童由滬起程;十二年六月、十三年九月、十四年十月,又分別選派幼童各三十名赴美留學。以上一百二十名幼童,年齡最大者十二歲,最小者七歲,廣東籍占百分之七十。駐洋正副委員為...
    
瀏覽人次:14302 收藏人次:4619306
1.年紀小的。如:「幼年」、「幼小」、「幼童」。
    
瀏覽人次:10819 收藏人次:4855365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25807 收藏人次:1598233
政,管叔與蔡叔猜疑周公將不利成王,於是挾武庚叛亂,為周公所平。管叔被殺,亂事平定。
(4) 孺子:幼童的通稱。〔參考資料〕 《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25554 收藏人次:475836
變為自己可以理解的字彙,然後在平常的時候,就會透過自言自語的方式,進行一種類似知識灌輸的過程,這對於幼童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也能讓他更有效率地做學習。 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此舉說明了教育其實重點著重在學生可能會,但是不完全懂的地方,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學習的部分,是他們沒辦法獨力完成,但是如果有些許幫助,或是有人在旁指導,就可以完成的部分,就是他們最有效率的學習區域,而稱之為最近發展區。 鷹架理論如其名詞所翻的鷹架二字一般,它的使用模式在於當幼童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24411 收藏人次:1339228
辨似: 孺,音ㄖㄨˊ。幼童、小孩。不可寫作「儒」。
    
瀏覽人次:14427 收藏人次:920372
1.幼童、小孩。《說文解字.子部》:「孺,乳子也。」如:「孩孺」、「童孺」。
    
瀏覽人次:13241 收藏人次:2416726
孩童、幼童。《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轉乎溝壑。」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