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幽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沉的思念。《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漢.王充《論衡.知實》:「心懷望沮,退而幽思。」
2.隱藏於內心的思想感情。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資生知之上才,體沉鬱之幽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遠、僻靜的。如:「幽深」、「幽靜」、「幽遠」、「幽谷」、「幽居」。
暗地裡,不公開的。如:「幽會」。
清麗、高雅的。如:「幽雅」、「清幽」、「幽美」。
昏暗的。如:「幽暗」、「幽昧」。
囚禁。如:「幽禁」、「幽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巡視,忽聞漢軍方面響起了一片歌聲。歌作楚音,詞調幽怨,一陣唱完,又是一陣。項羽聽後,不覺勾起了無限幽思,似是思鄉,又似傷別,感慨不已。他心裡想:「難道漢軍已完全得到楚的地方了?不然,那會有這麼多的楚人吶?」 項羽至此,不禁也有幾分氣餒。他認為漢軍既已完全得到天下,可謂大勢已去,則縱使一己的掙扎,又有什麼用呢?   他這樣想著,便急步回到帳中借酒來解愁,他的愛妾—虞姬,也聽到了歌聲,起來想慰勉他一番。但項羽作戰的決心已經動搖,鬥志也喪失了,再加上營帳外士兵們的唉聲嘆息,隱約可聞,更擾亂了他煩雜的心境。終於,他悲憤地仰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點綴、照耀。《文選.左思.蜀都賦》:「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唐.劉禹錫〈省試風光草際浮〉詩:「含煙絢碧彩,帶露如珠綴。」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肆,旨趣深奧。 (3) 騷:即〈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4) 太史所錄:指《史記》。 (5) 子雲:揚雄,字子雲。西元前53∼西元18,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6)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人,西元前179∼前117。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楚懷王時,屈原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握、持。如:「搦管」。《三國魏.曹植.幽思賦》:「搦素筆而慷慨,揚大雅之哀吟。」《董西廂》卷二:「緊搦著鐵棒。」
阮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嵇康是為正始文學的兩 位代表性詩人。《鍾嶸《詩品》置阮籍詩於上品,評曰:「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於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參考資料:錢念孫《中國文學史》、維基百科
同工異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肆,旨趣深奧。 (3) 騷:即〈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4) 太史所錄:指《史記》。 (5) 子雲:揚雄,字子雲。西元前53∼西元18,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6)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人,西元前179∼前117。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