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廚師。《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少刻,庖人進魚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雷太守送了代席四兩銀子,叫湯衙庖人備了酒席,請湯鎮臺到自己衙署餞行。」
2.職官名。掌理膳饈的官員。《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廚房。《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
2.廚師。如:「名庖」。《莊子.養生主》:「良庖歲更刀,割也。」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
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烹調。《呂氏春秋.孟春紀.去私》:「庖人調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水滸傳》第一○回:「因見小人勤謹,安排的好菜蔬,調和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采,以此買賣順當。」
越庖代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越俎代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莊子在〈逍遙遊〉中對他極為推崇。據說,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可是他卻堅不接受,並且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小鳥在林中築巢,不過佔了一根樹枝;偃鼠到河邊喝水,也不過喝到肚子飽。你回去休息吧!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縱使廚師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後來「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從許由所說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ㄗㄨㄣ ㄗㄨˇ)而代之矣」這句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六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牛、羊、雞、犬、豬六種牲畜。《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漢.鄭玄.注:「六畜,六牲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殺之過當,則為惡業。」也稱為「六牲」、「六擾」。
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酒食的器具。《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
尸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時主讀祝文的人。語出《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也作「屍祝」。
代庖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越俎代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莊子在〈逍遙遊〉中對他極為推崇。據說,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可是他卻堅不接受,並且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小鳥在林中築巢,不過佔了一根樹枝;偃鼠到河邊喝水,也不過喝到肚子飽。你回去休息吧!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縱使廚師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後來「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從許由所說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ㄗㄨㄣ ㄗㄨˇ)而代之矣」這句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