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52.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府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府試為應生員考試的第二試,亦即經各縣縣試錄取之童生,復由知府主持覆試,是為府試。其應考手續、考試內容略同於縣試,考期約在四月舉行,試畢錄取應取生員之一倍,冊送學政,作最後之覆試,核入儒學肄業。按科舉考試制度,由童生入冊儒學成為生員(秀才),依序須經縣試、府試、院試等三階段。據[清史稿校註.選舉志]載:儒童入學考試,初用四書文、〔孝經〕論各一,〔孝經〕題少,又以〔性理〕。〔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命題。嗣定正試四書文二,覆試四書文、小學論各一。雍正初,科試加經文;冬月晷短,書一、經一。尋定科試四書、經文外,增策論題,仍用〔孝經〕。乾隆初,覆試兼用小學論;中葉以後,試書藝、經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員辦公的地方。如:「市府」、「省府」、「總統府」。
尊稱別人的居處、宅第。如:「府上」、「貴府」、「府第」。
人事物聚集的地方。如:「學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的,帶實驗性質的。如:「試用」、「試穿」、「試飛」、「嘗試」。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面的波紋。如:「漣漪」。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清.陳澧〈摸魚兒.繞城陰雁沙無際〉詞:「風乍定,看絕底明漪,曾照東坡影。」
扼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控制要衝。唐.沈亞之〈京兆府試進士策問〉:「邐迤數千里之間,壁衝扼要之戎,百有餘城。」
科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限文童生考。 舉人考試稱為「鄉試」由省級政府在各省省會在秋八月舉辦,三年一科又稱為「乙科」,即為府試,由生員參加,錄取者稱為「舉人」。 會試會試為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為會試之年該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由舉人參加,錄取後,稱為「貢生」(貢士),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前十名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為「會魁」。貢士再經過「保和殿」覆試,且列等,才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又稱「廷試」於四月二十二日舉行。殿試錄取後稱為「進士」。依成績前十名進呈皇帝御覽,欽定名次。進士分為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字達50多個,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無可奈何的心情四、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觱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讚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穀北園新筍四首...
錦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緞製成的旗幟。多作為獎品或表示謝意的紀念品。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規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則章程。唐.徐寅〈京兆府試入國知教賦〉:「豈俟入乎閫閾,方能知彼規程。」
千日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劉玄石於中山酒家飲千日酒,結果一醉千日。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後用以指濃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一月〉:「撾鍾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