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座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牘中對尊長的敬稱。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中》:「身卑致書於宗屬近戚,必曰座前,降几前之一等。案座者,坐於床也,言卑末之使,不當授受,置其書於所座床之前,俟隙而發,不敢直進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位。如:「入座」、「雅座」、「座無虛席」、「高朋滿座」。
托放器物的架子。如:「刀座」、「燈座」。
量詞。用於計算有底座或大型物體的單位。如:「一座山」、「兩座自鳴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上席來。當黿羹分發到公子宋的時候,正好分完了,靈公大笑著說﹕【你的食指還靈驗嗎?】公子宋走到靈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裡取了一塊黿肉吃,說道﹕【我已經嘗過黿味,誰說不靈呢?】後人便將它引申為【食指大動】這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徵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垂涎三尺 饞涎欲滴 相反詞食不知味 味如嚼蠟 味同雞肋 5.例句這滿桌的珍味佳餚,看了真讓人食指大動。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自持,在快要破戒的最後關頭,他心中動念向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應立即派文殊菩薩將他救回。回來後在佛陀座前懺悔,恨自己平日沒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請求佛陀開示修持法門。佛陀就問他:「你的心在何處?」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體裡。」結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氣,接著相繼提出七種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這時候他起身,露出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十,請求佛陀大發慈悲開示眾生,使眾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真心本性,說完隨即行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的大禮。「五體投地」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在《翻譯名義集.眾善行法.槃那寐》中記載:「三頭至地者,即五體投地,故大論云:『人之一身,頭最為上,...
儀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測量指示的器具。如駕駛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儀錶」。
眼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身上觀察外物的視覺器官。《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即命於座前,或斷其手足,或鑿其眼睛。」《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坑裡偷眼看老虎走過幾里,到那山頂上,還把兩隻通紅的眼睛轉過身來望。」
表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送禮或賞賜的衣料。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如今將著羊酒表裡取梅英去。」《水滸傳》第四回:「趙員外取出銀錠表裡信香,向法座前禮拜了。」
順風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的天神。相傳為媽祖所收伏的妖怪,後為媽祖座前的兩大神將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紅樓夢》第二九回:「賈母在轎內因看見有守門大帥並千里眼、順風耳、當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聖像,便命住轎。」
摩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手撫摩頭頂,表示喜愛或情意懇切。釋迦牟尼佛以大法囑付摩訶薩時,用右手摩其頂,故後世佛教授戒時,也摩受戒者的頂,傳為定式。唐.張南史〈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詩:「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水滸傳》第四回:「監寺引上法座前,長老用手與他摩頂受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