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漢時,與大月氏同族,領有今新疆北境至俄國中亞之地。《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大宛以為然,遣騫,為發導繹,抵康居康居傳致大月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如:「居住」、「世居」、「居無定所」。
居住的處所。如:「新居」、「故居」、「安樂居」。
處於。如:「居首」、「居於劣勢」、「居安思危」。
存著、懷有。如:「他這樣做,到底居心何在?」
儲存。如:「奇貨可居」。
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如:「蝸牛居」、「明湖居」、「東坡居」。
任、當。如:「自居」、「官居一品」。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如:「這題數學這麼簡單,你居然不會!」
居士:A>隱居的人。如:「鄉野居士」。B>在家吃齋念佛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安。如:「安康」、「健康」、「康樂」、「政躬康泰」。
平坦寬廣。如:「康莊大道」。
豐足、富裕。如:「小康之家」。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漢中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打通與西北諸國的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 (8) 筆研:筆硯。研,通「硯」。〔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燃燒。《抱朴子.內篇.釋滯》:「不灰之木,不熱之火。」《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杜篤傳》:「燔康居,灰珍奇。」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減宣,杜周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 第六十三-大宛,康居,烏孫,奄蔡,大月氏,安息 (國家)|安息,塞琉古帝國|條枝,大夏 史記卷一百二十四 游俠列傳 第六十四-郭解 史記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 第六十五-鄧通,趙談|趙同,北宮伯子,周文仁,韓嫣,李延年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 第六十六-淳於髡,優孟,優旃(補:郭舍人,東方朔,東郭先生,王先生,西門豹) 史記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 第六十七-司馬季主〔未闡述諸侯國之俗,僅記司馬季主之事,可能是未完稿。〕 史記卷一百二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金屬放入火中燒紅,再用鐵錘搥打。如:「鍛鍊」、「鍛造」、「鍛工」、「鍛接」。《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
應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呼應、響應。《漢書.卷七○.陳湯傳》:「時康居兵萬餘騎分為十餘處,四面環城,亦與相應和。」《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敬兒、文和斬其使,馳表以聞;柏年、道和、佩玉懷兩端,密相應和。」
癡人說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癡人說夢耳。李邕遂以夢為真,真癡絕也。僧贊寧以其傳編入《僧史》,又從而解之曰:「其言姓何,亦猶康會本康居國人,便命為康僧會。詳何國在碎葉東北,是碎葉國附庸耳。」此又夢中說夢,可掩卷一笑。 2.語意比喻愚者所說的不合實際之空談。 3.故事內容唐高宗時,有個和尚,修行很高,言談舉止十分奇異。一次,他到長江、淮河一帶雲遊。有人問他:“你姓何?”他回答說:“我姓何。”這人又問:“何國人?”他又回答:“何國人。”和尚死後,李邕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說的話的意思,只好根據他當年的回答寫道:“大師姓何,何國人。”此事被後人當成笑話,認...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大宛王,並承諾若能幫忙抵達月氏國,漢室必定有豐厚的賞賜。大宛王欣然同意,張騫便在大宛的護送下,經由康居來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月氏人離開故鄉,向西逃到大夏國附近,逐漸安定下來。那裡土地豐饒,民生安樂,十幾年過去後,月氏人已沒有報復匈奴的念頭了。張騫又從月氏到了大夏,希望藉由大夏得到與月氏合作的機會,卻仍無法達成目標。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單于過世,匈奴國內情況混亂,張騫才找到機會帶著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國。文中「不得月氏要領」,即是指張騫達到與月氏結盟的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無法掌握要點或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