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弱冠     
瀏覽人次:8915 收藏人次:657022
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加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唐.孔穎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後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法善弱冠時,曾游括蒼白馬,出石室內,遇三神人。」
    
瀏覽人次:53304 收藏人次:4937432
3.古代為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禮叫「冠禮」,所以也稱成年男子為「冠」 。[例]弱冠
    
瀏覽人次:13567 收藏人次:4311509
柔軟的。如:「柔弱」。
不健康、不強壯。如:「衰弱」、「體弱多病」、「弱不禁風」。
力量小。如:「弱國」、「弱勢」、「弱肉強食」。
輕微、程度不強的。如:「微弱」、「弱酸」。
表數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
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59263 收藏人次:2940061
晉.潘岳〈夏侯常侍誄〉(據《文選.卷五七.誄》引)夏侯湛,字孝若,譙人也。少知名,弱冠辟太尉府。……春秋四十有九。元康元年夏五月壬辰寢疾,卒于延喜里第,嗚呼哀哉!乃作誄曰:「……人見其表,莫測其裡。徒謂吾生,文勝則史1>。心照神交,唯我與子。且歷少長,逮觀終始。子之承親,孝齊閔參;子之友悌,和如瑟琴。事君直道,與朋信心。……」 〔注解〕
(1) 文勝則史:文章辭采勝過質樸,則顯得浮夸。《論語.雍也》:「文勝質則史。」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48136 收藏人次:1601348
1、「冠冕」:《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1>甚異之,稱統2>當為南州士之冠冕3>,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4>。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注解〕
(1) 徽: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善知人,人稱水鏡。
(2) 統:龐統(西元179∼214),字士元,三國蜀襄陽人。少時樸鈍,未有識者。往見司馬徽,徽甚異之,稱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劉備召以為治中從事,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佐劉備取蜀。後因圍雒縣,攻城時中流矢而卒,時年三十六。
(3) 南...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34839 收藏人次:1680492
04.《舊唐書.卷六六.杜如晦列傳》:「淹聰辯多才藝,弱冠有美名,與同郡韋福嗣為莫逆之交。」
引人入勝     
瀏覽人次:31519 收藏人次:2958812
#晉.郭澄之《郭子》(據《北堂書鈔.卷一四八.酒食部》引)王佛大1>嘆曰:「三日不飲酒,覺行神2>不復和親也。酒自引人入勝地3>耳。」 〔注解〕
(1) 王佛大:王忱(?∼西元392),東晉太原晉陽人,字元達,一字黃曇子,小字佛大。弱冠時即知名,貌醜但才慧,歷位驃騎長史,孝武帝太元中出荊州刺史,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個性任達不拘,極嗜酒,晚年尤甚,或連月不醒。
(2) 行神:即「形神」,指形體和心神。
(3) 勝地:玄妙的境地。〔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瀏覽人次:30968 收藏人次:4258702
2.特別的、異常的。如:「殊榮」。《晉書.卷五二.阮种傳》:「弱冠有殊操,為嵇康所重。」《資治通鑑.卷四二.漢紀三十四.光武帝建武八年》:「帝聞而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會,待融等以殊禮。」
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20979 收藏人次:474528
※明.毛以遂〈曲律跋〉(據明.王驥德《曲律》引)余不諳詞法而酷好詞致,猶憶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陰署中,獲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於譚(藝)1>之暇,每及詞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間舉古傳奇若雜劇中瑕瑜處相質,先生輒頤解首肯,謂可與言曲。先生於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攬,自宮調以至韻之平庂,聲之陰陽,窮其元始,究厥指歸,靡不析入三昧。 〔注解〕
(1) 譚:談論藝術。譚,同「談」。,本為「執」之異體,疑當作「藝」。
忘年之交     
瀏覽人次:19882 收藏人次:1357836
義︰猶「忘年之交」。見「忘年之交」條。
01.《梁書.卷四九.文學列傳上.何遜》:「遜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好。」 參考詞語︰忘年交注音︰ㄨㄤˋ ㄋ|ㄢˊ ㄐ|ㄠ漢語拼音︰wàng nián jiāo釋義︰即「忘年之交」。見「忘年之交」條。
01.《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列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參考詞語︰忘年之契注音︰ㄨㄤˋ ㄋ|ㄢˊ ㄓ ㄑ|ˋ漢語拼音︰wàng nián zhī qì釋義︰猶「忘年之交」。見「忘年之交」條。
01.唐.顏真卿〈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僕射孫逖文公集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