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41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彈塗魚科。身體長而側扁,全身暗褐色,有黑色小點。生活在淺海和河口附近。常藉胸鰭和身體的彈力跳躍、爬行。
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Linnaeus, 1758)
第一背鰭鰭條呈絲狀延長。體綠褐色有藍色小點散布。體長可達19公分。
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台灣。
棲息河口附近潮汐帶砂泥底質洞中,以矽藻為主食。7月左右產卵。
食用、現已有養殖,魚塭多集中於台南北門及布袋一帶,魚苗多自大陸及韓國進口。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鰕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鰕虎科(Family Gobiidae),Gobies
銀身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線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eriophthalmus argentilineatus (Valenciennes, 1837)
體青綠色,有若干不明顯之暗色橫帶並有黑點散布。第一背鰭尖突,第一及第二背鰭均具黑綠。體長6公分左右。
日本東京灣、琉球、中國大陸及台灣河口處。
河口砂泥底質之紅樹林區,以岸邊小昆蟲為主食,以跳躍方式捕食,並食底土表面之矽藻及小型底棲動物。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鰕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鰕虎科(Family Gobiidae),Gobies
大青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彈弓發射的小鐵丸。如:「彈丸」。
槍炮發射可以傷人毀物的東西。如:「子彈」、「原子彈」、「槍林彈雨」。
彈子:指撞球。如:「彈子房」。
物體由緊縮到伸展產生的力量。如:「彈性」、「彈力」。
糾舉。如:「彈劾」。
演奏。如:「彈奏」、「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抹、敷。如:「塗飾」、「塗脂抹粉」、「一敗塗地」。
抹去。如:「塗改」、「塗掉」。
隨意的寫、畫。如:「塗抹」、「塗鴉」。
爛泥。如:「生靈塗炭」。
道路。通「途」。如:「道聽塗說」。
沼澤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海岸,成為沿海魚、蝦、貝類得食物,所以沼澤地區的生物量會影響到沿海的漁獲量。沼澤生態系常見的動物如彈塗魚、沙蟹、螺類、水鳥等。但因為人口的增加,不少沼澤地區都被開發成住宅區和工業用地,這對沼澤生態和鄰近的水域都有極大的破壞影響。(註1) 草澤和林澤(註2)依造植物組能的不同,分為草澤和林澤兩類。1. 草澤以一年生草木植物為主如鹹草和蘆葦等,台灣的關渡和蘭陽溪口附近的都有草澤。2. 林澤主要以多年生的木本植物為主,像是紅樹林中的水筆仔,台灣淡水竹圍附近的水筆仔純林為典型代表(紅樹林是因為樹皮內含有單寧酸,所以呈現紅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