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形聲     
瀏覽人次:3932 收藏人次:188962
六書中的形聲字。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如江、河二字,從水取義,以工、可分標其聲。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類為主,再取其聲組合而成。也稱為「諧聲」、「象聲」。
形聲偏旁     
瀏覽人次:271 收藏人次:198254
形聲字的音符。如「湖」字的胡、「泊」字的白。也稱為「諧聲偏旁」。
    
瀏覽人次:15054 收藏人次:4221501
樣子、模樣。如:「形狀」、「圓形」、「外形」。
軀體。如:「形影不離」、「形單影隻」。
狀況。如:「地形」、「形勢」。
表現、顯現。如:「形諸於色」、「喜形於色」。
比較。如:「相形之下」、「相形失色」。
    
瀏覽人次:12818 收藏人次:7731605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瀏覽人次:24768 收藏人次:3790929
1.漲、漫出。為「溢」之本字。清.王筠《說文釋例.卷四.形聲之美》:「益從水,而溢又加水,然水祇可在皿中,而益之意,即兼有氾溢之意。」《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澭水暴益,荊人弗知。」
    
瀏覽人次:21042 收藏人次:2638353
1.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如:「單字」、「漢字」、「同義字」。
六書     
瀏覽人次:17406 收藏人次:474339
1.為中國文字的六種創造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稱為「六體」。
    
瀏覽人次:9964 收藏人次:1455756
比喻。《詩經.大雅.抑》:「取譬不遠,昊天不忒。」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聲符     
瀏覽人次:7253 收藏人次:0
形聲字的結構中表示讀音的部分,稱為「聲符」。如梅字中的每、蘭字中的闌皆是。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5369 收藏人次:138711
許慎遂作《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的書名,許慎這樣解釋:「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體制東漢許慎撰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編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書之一。它首立部首排列法,以六書理論解釋字形、字義、字音及其互相關係的漢語字典,開創後世字典編排、查檢的先河﹔保存了上古豐富的文字資料﹔闡發了前人的六書說,並首先運用六書理論分析漢字的形體構造,因形說義,因聲求源,是人們認識、掌握上古語音、詞匯和讀通先秦兩漢古籍的重要工具書。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