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備軍人     
瀏覽人次:1785 收藏人次:0
服現役期滿退伍,或因故離營及停役等列管有案的軍官、士官、士兵之總稱。作戰時,可隨時被召集到前方支援作戰。
    
瀏覽人次:13717 收藏人次:28575078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13057 收藏人次:15925347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瀏覽人次:11291 收藏人次:4599770
完整無缺的。如:「完備」、「齊備」、「兼備」、「求全責備」、「關懷備至」。
事先為可能發生的狀況作處理。如:「準備」、「預備」、「戒備」、「備車」、「備忘」、「有備無患」。
設施、裝置。如:「裝備」、「設備」、「配備」、「軍備」。
盡、皆,充分的意思。如:「備嘗辛苦」、「備受矚目」。
    
瀏覽人次:6822 收藏人次:2289656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軍人     
瀏覽人次:612 收藏人次:488811
凡有軍籍的人,不論官兵,均稱為「軍人」。《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數內有軍人乘勢混過陣來見操,說是田氏之使,呈上密書。」
後備     
瀏覽人次:421 收藏人次:267559
為防不時之需而準備隨時可以調用的。[例]後備人員、後備軍人
召集     
瀏覽人次:4439 收藏人次:116782
1.通知人們聚集起來。《魏書.卷六四.列傳.張彝》:「文明太后雅尚恭謹,因會次見其如此,遂召集百僚督責之。」《三國演義》第三回:「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
2.軍事上為作戰、補給、訓練、演習、輔助戰時勤務,以及點驗或校閱等的需要,而實行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與國民兵役等之集中。我國兵役法第三十八條中將召集區分為動員召集、臨時召集、教育召集、勤務召集、點閱召集五種。
點召     
瀏覽人次:1012 收藏人次:0
國家為因應臨時重大變故、儲備平時戰力及平常演習所舉行的不定期點閱召集。如:「他是今年點召管區後備部隊的後備軍人之一。」
團管區     
瀏覽人次:606 收藏人次:0
隸屬於師管區的軍事單位,主辦動員、後備軍人管理等業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