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後代子孫。《詩經.商頌.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2.較後出生。《爾雅.釋親》:「父之晜弟,先生為世父,後生為叔父。」
3.來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若引之先業,冀以後生,更為通耳。」
4.年輕人、晚輩。《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只聽得骰盆內擲骰子響聲,仔細去橋亭上覷時,有五個後生在橋上賭錢。」《水滸傳》第二回:「只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脫膊著,刺著一身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面皮,約有十八、九歲,拿條棒在那里使。」
5.比喻年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望見了個花朵般後生婦人,獨立岸邊。」
後生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人每每能超越先輩,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置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參見「陷之死地而後生」條。《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陷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後生」。
後生小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人、晚輩。帶有輕蔑的意思。《西遊記》第四回:「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
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人。例:佢係一個老實又煞猛个後生人。(他是一個老實又努力的年輕人。)
後生毋肯學,老來無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指要及時努力,以免老大徒傷悲。例:先生輒輒摎學生仔講後生毋肯學,老來無安樂个道理,來提醒大家時間个寶貴。(老師常常和學生們說要及時努力,以免老大徒傷悲的道理,來提醒大家時間的寶貴。)
後生晚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較輕或學歷較淺的人。可用為對前輩的自稱謙詞。宋.陸九淵〈與傅全美書〉:「仙里年來向學者眾、風習可尚,正賴長者不憚告教,使後生晚學得知前輩風采,謙沖就實,無徒長虛誕。」
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人。例:這個後生仔盡有禮貌,大家盡歡迎佢。(這個年輕人非常有禮貌,大家很歡迎他。)
後生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人、子弟。舊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有時含輕蔑的意思。明.徐霖《繡襦記》第三齣:「今年正當大比,這些後生小子,要來求我講貫,且騙幾文錢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