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意之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然自得的樣子。《紅樓夢》第一六回:「於寧榮兩處上下裡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其心意而有所成就,或引以自豪。《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2.心情酣適。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跨鳳乘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鳳、鸞為傳說中的神鳥。跨鳳乘鸞比喻騰飛、得意之狀。元.楊訥《劉行首》第三折:「暫時間且略別,三日後向城西傳取長生訣,管著你跨鳳乘鸞赴仙闕。」
鼎沸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喧鬧或聲勢洶湧不斷。《紅樓夢》第一六回:「於是寧榮兩處上下裡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