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復仇     
瀏覽人次:1311 收藏人次:0
報仇。如:「君子復仇,三年不晚。」也作「復讎」。
復仇雪恥     
瀏覽人次:670 收藏人次:0
報復冤仇,洗刷怨恨。《周書.卷四四.席固傳》:「今梁氏失政,揚都覆沒,湘東不能復仇雪恥,而骨肉相殘。」《明史.卷一六三.李時勉傳》:「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迎還車駕,復仇雪恥。」也作「報仇雪恥」。
詹姆斯一世時期復仇悲劇     
瀏覽人次:378 收藏人次:0
戲劇類名。在英國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期間很受歡迎的一種戲劇類型,重視角色的戲劇性及其情感,而非註定的悲劇命運,並且對後世產生莫大的影響。劇中主角一定是多愁善感的,而情節常常影射並曲解某一教條,經常使用戲中戲的結構、或是不同場景但卻類似情節的手法。劇本結尾往往是幾乎每個人都因不同的緣由而死,只留下一個善良的角色來宣揚教條。例如:湯瑪斯米德頓(Thomas Middleton,約1580-1627)的劇作《女人要小心女人》(Women Beware Women,約1625),此劇現在仍然持續不斷上演,劇中在公爵的宴會上,伊莎貝拉(Isabella)淋到有毒的黃金雨、賈帝諾(Guar...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34839 收藏人次:2892439
3.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瀏覽人次:9342 收藏人次:1320367
怨恨。如:「報仇」、「仇人」、「仇視」、「仇敵」、「恩將仇報」、「深仇大恨」。
姓。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49797 收藏人次:2849640
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惕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32074 收藏人次:1485033
參考詞語︰矯枉過直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ˊ漢語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í釋義︰猶「矯枉過正」。見「矯枉過正」條。
01.《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 (源)
02.宋.秦觀〈財用上〉:「士大夫矯枉過直,邈然以風裁自持,不復肯言財利之事。」 參考詞語︰矯枉過中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ㄨㄥ漢語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ōng釋義︰猶「矯枉過正」。見「矯枉過正」條。
01.唐.張說〈弔陳司馬書〉:「矯枉過中,斯害也已。」 參考詞語︰矯枉過甚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ㄕㄣˋ漢語拼音...
    
瀏覽人次:31874 收藏人次:2338798
5.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23025 收藏人次:655654
據《國語.越語上》載,春秋時,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在吳國被囚禁三年,忍受一切恥辱。回國後,他決心惕礪圖強,立志復國。十年過去了,越國國富民安,兵強馬壯,因此全國的人民向句踐請求攻打吳國,復仇雪恥。但越王句踐卻再三推辭,經過幾番請求,句踐終於答應了人民請戰的要求。句踐把戰士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表明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從不愁士兵少,只愁士兵們缺乏自強的精神。我不希望你們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大家能步調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時候要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的時候要想到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如果前進的時候不聽命令,後退的時候不怕處分,那麼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到了出征...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15624 收藏人次:575134
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烏蠻部借兵,發兵征討崇道,轉變成整個爨族的內亂。阿姹又派遣使者去請求蒙歸義替自己復仇,蒙歸義為安撫他們,先讓歸王之子守偶繼承父業,任寧州都督,並將女兒許配給他,另外,也將自己的另一個女兒許配給崇道的兒子輔朝。然而,崇道雖然表示願意停戰,但其實仍舊不時發兵攻伐守偶母子,阿姹只好再請蒙歸義出面,蒙歸義於是帶領軍隊討伐崇道。崇道戰敗,向南逃到黎州,他的家人和親信都被俘虜,蒙歸義並殺了輔朝帶回自己的女兒,崇道本人最後也被殺。此次戰役,讓爨族的各部元氣大傷,從此分崩離析,積弱不振。唐代樊綽的《蠻書》為雲南史籍,記載了此段歷史,對於阿姹母子求蒙歸義起兵代為征討崇道一事寫到:「阿姹又訴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