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0.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忍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捺住感情或感受,不使發作。《西遊記》第三七回:「這纔是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紅樓夢》第六○回:「這又何苦生事。不管怎樣,忍耐些罷了。」也作「忍奈」。
忍耐範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對某種環境的忍耐限度存在著一定的範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承受。如:「忍耐」、「吃苦耐勞」。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情緒或克服所受的痛苦。如:「忍耐」、「忍辱負重」、「忍痛割愛」、「堅忍不拔」、「忍氣吞聲」。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且很不客氣地對張良說:「小伙子,下去替我撿鞋!」張良非常驚訝,想上前揍他一頓。但看他年紀大,就勉強忍耐下來,到橋下替他撿鞋。撿上來後,老人又說:「幫我穿上!」張良百般不情願,但心想好人就做到底吧,便跪著幫他穿鞋。老人伸腳穿鞋後,笑著離開,張良大吃一驚,目送他遠去。老人走了一里路又回來說:「孺子可教啊!五日後天亮時來這裡和我踫面。」老人後來又連續測驗張良多次,確定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後,便送給他一本《太公兵法》,相傳是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伐紂後所著的兵書,要他仔細研讀,將來可為王者師。後來,張良果真利用這本書中的兵法,幫助漢高祖劉邦打天下,建立了漢朝。「孺子可教」後來就被用來稱許可...
斬釘截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姻緣傳》第五六回:「狄員外惟恐家醜外揚,千萬只有一個獨子,屈心忍耐。這狄婆子平日性子,真是雷厲風行、斬釘截鐵的果斷,叫他得了這們個動轉不得的病,連自己溺泡尿,痾泡屎都非人不行。」
如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景德傳燈錄.卷一八.福州玄沙師備禪師》:「若有智慧,即今便得出脫;若是根機遲鈍,直須勤苦忍耐,日夜忘疲失食,如喪考妣相似。」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你且忍耐,此事須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姦見雙,捉賊見贓。』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勉強忍耐。如:「熬夜」。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熬永夜閒描那花樣子,捱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茲查有南中義紳,……每至一次放賑,往往惡衣菲食,與廝養同甘苦,奔馳於炎天烈日之中,實屬堅忍耐勞,難能可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