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志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和品行。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後漢書.吳越春秋.樊宏傳》:「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志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志氣德性。《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疑的是婦人家沒志行,敢怕獨自一個一時喉極了,做下了些不伶俐的勾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意向、抱負。如:「志向」、「立志」、「志願」、「志同道合」。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句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2>。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於囿,又敗之於沒,又郊敗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梁惠王下》。 (2) 旅進旅退:指軍隊的同進同退。旅,共同。〔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如:「輟學」、「中輟」。《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1>之怒,違垂堂之戒2>,輕3>萬乘之重4>,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彊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萬乘之重:出動萬輛兵車的重大負擔。
整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德端莊的樣子。《新唐書.卷一四○.呂諲傳》:「少力於學,志行整飭。」
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適間聽諫議表章,數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舉一動,天子不得自由矣!」《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是父母在,不敢自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