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2.9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忽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鱷魚。《太平廣記.卷四六四.骨雷》:「鱷魚別號忽雷。」也稱為「忽律」。
2.樂器名,彈撥樂器。最初流行於西南地區,唐代極為盛行,後世鮮有記載。其外形為龍首,長柄,無品,又稱為「龍首琵琶」,梨形音箱蒙蟒皮,上置琴馬,有兩軸兩弦,古代又稱胡琴、二弦。《文獻通考》把它列入琵琶類,叫作「忽雷琵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侮怠慢、不注意。如:「疏忽」、「忽視」、「忽略」、「輕忽」。
突然、意想不到。如:「忽然」、「忽隱忽現」。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孔尚任《小忽雷傳奇》第四齣:「一言九鼎全家仗,三茶六禮都休講,准(準)備酬媒醉幾場。」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孔尚任《小忽雷》第四齣:「俺意欲招為妹婿,一來與樞密有了瓜葛,二來權府刮目相看。」
鶉衣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bǎi jié chún yī釋義︰即「鶉衣百結」。見「鶉衣百結」條。 01.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二齣》:「可憐見窮秀才,一朝天賜配,得和諧。百結鶉衣上披紅結綵。」 02.《石點頭.卷五.莽書生強圖鴛侶》:「如顏子簞瓢陋巷,子夏百結鶉衣,不改其樂,便過貧窮日子,也依然快活。」
改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一六齣:「足下莫非是吳將軍麼?怎換了大唐旗號,敢是改邪歸正,恭喜恭喜!」
班班可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班,分明、顯著的樣子。「班班可考」指事蹟或事情的原委分明顯著,可以考查。宋.趙明誠《金石錄.卷二七.跋尾一七.唐吏部尚書楊仲昌碑》:「唐世士人譜牒,猶班班可考。」宋.陳亮〈與韓無&f0bc1_.png;尚書〉:「本朝二百年之間,學問文章、政事術業,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也作「班班可稽」。
百結鶉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鶉衣百結」。見「鶉衣百結」條。01.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二齣:「可憐見窮秀才,一朝天賜配,得和諧。百結鶉衣上披紅結綵。」02.《石點頭.卷五.莽書生強圖鴛侶》:「如顏子簞瓢陋巷,子夏百結鶉衣,不改其樂,便過貧窮日子,也依然快活。」
碧紗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王播少時孤貧,寄食於揚州惠昭寺木蘭院。寺僧憎惡播,常於飯後始鳴鐘,待播至,飯已畢,播有感而發,遂題詩於寺壁。後播貴,舊地重遊,見昔日所題詩,皆已用碧紗籠罩,因又題:「二十年來塵撲面,而今始得碧紗籠。」典出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後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連帶詩文亦受重視。唐.張仁溥〈題龍窩洞〉詩:「他日各為雲外客,碧紗籠卻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齣:「留題處盡名登仕途,那討個碧紗籠句到寒儒。」也作「拂紺紗」、「護碧紗」、「罩碧紗」、「紗碧籠」、「紗籠碧」、「紗籠壁」、「紗為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