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思辨     
瀏覽人次:8187 收藏人次:306468
1.思考辨析。如:「他聰明靈敏,思辨能力很強。」
    
瀏覽人次:21416 收藏人次:1720372
判別。如:「分辨」、「辨別」、「辨認」、「辨識」、「明辨是非」。
    
瀏覽人次:17718 收藏人次:435677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19286 收藏人次:606730
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
根深蒂固     
瀏覽人次:14621 收藏人次:922553
03.清.陸隴其〈陸桴亭思辨錄序〉:「士生斯世而欲言學,豈不難哉?功利之習浸淫於人心,根深蒂固而不可拔。」
目空一切     
瀏覽人次:12299 收藏人次:1146587
.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02.清.歸莊〈陸道威思辨錄序〉:「但以余之生平負其氣節文章,目空一世,即談理家有不合者,輒爭辯嶽嶽,不為之屈。」
一隅三反     
瀏覽人次:7261 收藏人次:519258
此處所列為「舉一反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
合作學習     
瀏覽人次:7233 收藏人次:673816
所引發物體連動的改變。改用「能」的觀點,則看到「能」的轉換。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7-1-0-2 學習操作各種簡單儀器。7-4-0-6 在處理問題時,能分工執掌、操控變因,做流程規劃,有計畫的進行操作。 六、教學流程http://etoe.tc.edu.tw/index/vrs/did/5362 七、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單及形成性評量)請見本文最後的附錄一。 八、形成性評量已呈現於學單中的「階段小測驗」。 九、總結性評量請見本文最後的附錄二(參考康軒版題庫的題目)。 肆、參考資料...
武斷     
瀏覽人次:6013 收藏人次:373163
僅憑主觀見解,不作周延思辨的判斷。[例]評人論事,不可失之武斷。
屬於     
瀏覽人次:4581 收藏人次:3516651
隸屬、歸於、關於。[例]這個問題屬於哲學的範疇,必須細心考究思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