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1.59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質和形狀。
性狀置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態區位相近的物種在異域分布時型態相似,但在共域分布時型態有所差異的現象。一般以為性狀置換是競爭及自然選擇所造成的,需求相似的物種在相遇時會產生競爭,而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下,兩物種間的型態會有所分化,以減低在資源使用上的重疊性。
連接性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使用者利用電腦或其它通訊設備與其它通訊設備建立連線後,連線後彼此連接線路的狀態及工作能力即稱為連接性狀態。
性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在某些狀況或條件下,其抵抗荷重(或作用力)之能力隨變形之增加而下降,則稱該材料處於脆性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表示結果或性狀。如:「跑得快」、「覺得很好」、「美得冒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詞綴。表性狀。[例]莞爾、卓爾
動機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lomon):一種改變現象,用來解釋人們獲得動機時的情緒歷程模式,會對抗現存的力量,而拉向平衡中性狀態。3.激發理論(Yerkes & Dodson):當神經系統的活動引起達到最適度的激發程度時,個體能表現最好。(2)人格取向1.需求理論(Murray):生理與心理需求構成個體基礎進而與環境互動。關係需求、權力與成就,是重要研究之心理需求。2.成就需求理論(McClelland):現實知覺影響成就的動機,成就需求高者,會尋找具適當挑戰性的工作,並樂在其中得到成就動機。3.需求層次理論(Maslow):需求包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