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0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惘若有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惆悵失意,有如失去了什麼似的。《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精散思越,惘若有失。」也作「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意或失志的樣子。如:「悵惘」、「悽惘」、「惘然」。
困惑、迷惑。如:「迷惘」。
惘然若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惆悵失意,有如失去了什麼似的。《聊齋志異.卷五.鴉頭》:「俄,見一少女經門外過,望見王,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度嫻婉,實神仙也。王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也作「惘然如失」、「惘若有失」。
惘然如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惆悵失意,有如失去了什麼似的。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七.蔡十九郎》:「第一場出,憶賦中第七韻忘押官韻,顧無術可取。次日,彷徨於案間,惘然如失。」也作「惘然若失」、「惘若有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