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愚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昧的人民。《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些愚民,一個個信了。」
2.使人民愚昧。如:「愚民政策」。清.劉大櫆〈焚書辨〉:「然其所以若此者,將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
愚民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治者為了澈底統治人民,所實施的愚弄人民使之無知閉塞,及剝奪其批判精神的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笨傻。[例]愚民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一二回:「尤可怪的,又有一等唆訟之人,哄騙愚民,勾引興訟,捕風捉影,設計鋪謀,或誣控良善,或妄扳無辜。引人上路,卻於暗中分肥;設有敗露,他即遠走高飛。」
無稽之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無從考查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一》:「陰蓄一貌類己者,以備代死,後在阜城尤家店,竟用是私遁去。余謂此無稽之談也。」《掃迷帚》第二三回:「愚民聽信無稽之談,以致自耳其禍,可為浩嘆。」也作「無稽之言」。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時戶部侍郎李公椿年建議行經界,選公為龍游縣覆實官,約束嚴峻,已量之田隱藏畝步1>,不以多寡,率2>至黥配3>。盛氣臨人,無敢忤4>者。公獨曰:「愚民不識弓步,不善度量,若田少而所供反多,須之首復,乃可並行。」 〔注解〕 (1) 畝步:計算土地面積的量詞。此指田地的面積。 (2) 率:一概。 (3) 黥配: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並且流放到遠方。黥,音ㄑ|ㄥˊ。 (4) 忤:音ㄨˇ,違逆。
論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於人民,可以放任他們,卻不能讓他們有智慧。」)批評者認該句為孔子推行愚民政策之例證。文化大革命時期這句話遭公開批判,且直到現在仍作為這句話的公認解釋。然而另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句話原文並無標點,而後人的句讀有問題,應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能力的人,可讓他們自由發揮;沒有能力的人,則要讓他們學習。」)按此說則孔子並非認同愚民政策。此二說迄今未能達成一致。智識學術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意辨析 ...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姦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注解〕 (1)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2) 屬:音ㄓㄨˇ,連接。 ◎2《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鼂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弟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計算雙手捧取物品的單位。相當於「捧」、「握」、「把」。《漢書.卷五○.張釋之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虖?」唐.劉禹錫〈平蔡州〉詩三首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數,血汙城西一抔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