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0.46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籙受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帝王應符命、受河圖來統治天下,表示君權乃上天所授。語本《易緯乾鑿度.卷下》:「二十九年伐崇侯,作靈臺,改正朔,布王號於天下,受籙應河圖。」《晉書.卷二三.樂志下》:「改上邪為大晉承運期,言聖皇應籙受圖,化象神明也。」也作「應圖受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各種形狀、線條、色彩所組成的畫面。如:「地圖」、「圖畫」、「圖片」、「插圖」、「圖表」。
謀取、希望得到。如:「圖謀」、「企圖」、「唯利是圖」、「貪圖名利」。
計謀、計策。如:「良圖」、「鴻圖大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得、納入。如:「接受」、「受人之託」、「受之有愧」。
被、遭遇。如:「受寒」、「受挫」、「受害」、「受苦受難」。
容忍、忍耐。如:「忍受」、「承受」、「受不了」。
適合,表示好的意思。如:「受用無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圖書、冊籍。如:「圖籙」。《新唐書.卷八八.裴寂傳》:「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籙。」
2.道家用的符咒。如:「符籙」。《新唐書.卷八.宣宗紀.贊曰》:「而躬受道家之籙,服藥以求長年。」
應圖受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帝王是應河圖、受符命來統治天下,表示君權乃上天所授。參見「應籙受圖」條。《舊唐書.卷二三.禮儀志三》:「物極而復,天祚我唐,武、文二后,應圖受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