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戀母情結     
瀏覽人次:916 收藏人次:0
1.心理學上指男童到了三至六歲期間,潛意識中愛慕母親,而對父親懷有敵意,但又擔心招致父親傷害。為了避免傷害,同時獲得母親的愛,因此男童在行為上模仿父親,進而完成性別認同。此概念取材自希臘神話故事,也稱為「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
2.男性對比其年長女性產生愛慕的心理。
    
瀏覽人次:25262 收藏人次:2290765
相交、聯合。如:「結合」、「結識」、「結交」、「結伴」、「集會結社」、「義結金蘭」。
終了、收束。如:「結束」、「結帳」、「結案」、「結算」、「結業」、「了結」。
凝凍。如:「結凍」、「結冰」。
植物結果。如:「結了果實」、「樹上結了許多果子。」
構成、形成。如:「結仇」、「結怨」。
繩、線或帶子所結成的紐。如:「領結」、「死結」、「蝴蝶結」。
心中糾纏難解的地方。如:「糾結」、「心有千千結」。
表示保證或負責的文件字據。如:「具結」、「保結」、「切結書」。
結實:A>堅固。B>強健。如:「運動員的肌肉都滿結實的。」
結結巴巴:形容口吃的樣子。如:「他說話老是結結巴巴的,真教人著急。」
    
瀏覽人次:16674 收藏人次:8062249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14948 收藏人次:3122116
愛慕、思慕。如:「戀愛」、「單戀」、「暗戀」。
眷念不捨。如:「留戀」、「眷戀」、「戀家」、「戀棧」、「戀舊」。
    
瀏覽人次:7864 收藏人次:1367619
媽、娘。如:「母親」、「母愛」、「父母」。
對女性長輩的尊稱。如:「祖母」、「姑母」、「伯母」、「師母」。
雌性的。如:「母鳥」、「母雞」、「母貓」。
根源。如:「失敗為成功之母」。
原本的。如:「母校」、「母語」。
母老虎:比喻很凶惡的女人。含有貶義。如:「她是出名的母老虎,你別去招惹她。」
情結     
瀏覽人次:1509 收藏人次:377925
瑞士心理學家容格(Jung)所創的心理學名詞。英文complex的意譯。意指因道德或風俗的約束而深藏於個人潛意識的某種特定衝動與想法。「情結」的存在也會對個體的行為與態度有著不自覺的影響。如戀母情結、戀父情結。
認同     
瀏覽人次:8287 收藏人次:0
習父親的種種儀態或行為,以便和父親抗衡爭取母親對他的關愛。女孩在這時期除了對象相反以外道理相同,因此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都是人類對強者認同的本性。對強者認同,往往基於防衛的心理動機,因此提供學生閱讀偉人傳記,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如果可以進一步認同,他的行為品性態度和價值觀念都會表現的成熟穩重。2.依順認同:即為發展性認同,最先也是從親子關係發展出來的。孩童需要父母親的愛和照顧是必然的,他為了避免失去父母的關愛,因此以依順的方式吸收父母親的行為特質來取悅雙親。依順的認同是超我良心的主要來源,由於認同不只模仿外表行為,...
本我自我超自我     
瀏覽人次:6837 收藏人次:117650
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 去勢焦慮(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6432 收藏人次:558609
、“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欲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欲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自誕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爭議。目錄1 生平2 人格基本結構2.1 夢3 創新3.1 觀點3.2 早期著作3.3 潛意識3.4 性心理發展3.5 本我、自我與超我3.6 心理防衛機制3....
伊底帕斯情結     
瀏覽人次:747 收藏人次:0
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殺父娶母的故事,被佛洛伊德引用,用以形容男童愛戀母親排斥父親的心態。心理學上特將它作為「戀母情結」的代稱。參見「戀母情結」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