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3.82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士授田憑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政府於抗戰時期發給軍人的一種授田憑據。為獎勵反共抗俄戰士並維持其家屬生活,總統特於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公布「反共抗俄授田條例」,民國四十五年起陸續發放。民國七十九年,立法院正式通過「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並於民國八十年起開始依憑據發給補償金。其折算標準依身分、年齡、退役或服役等情形,分為一、二、四、十等四種基數,每一基數發給五萬元,最高不超過五十萬元。由國防部留守業務署負責辦理申請事宜,團管區負責發放補償金,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參與協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靠、依賴。如:「依憑」、「憑靠」、「憑藉」。
任隨。如:「任憑你怎麼說,我還是決定要去。」
證據。如:「文憑」、「憑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有。如:「占據」、「盤據」、「據為己有」。
依憑、按照。如:「依據」、「根據」、「據理力爭」、「據實以告」。
證物。如:「證據」、「收據」、「借據」、「字據」、「真憑實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與、交付。如:「授與」、「授權」、「頒授」、「授旗」、「臨危授命」。
教導。如:「傳授」、「教授」、「講授」、「授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如:「農田」、「稻田」、「水田」、「菜田」。
打獵。如:「田獵」。
蘊藏資源的地帶。如:「鹽田」、「油田」、「煤田」。
田田:蓮葉鮮碧的樣子。如:「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田賽:體育競賽中,以距離遠近高低作競爭項目,如跳高、跳遠、推鉛球、鍊球等項目的運動比賽。如:「田賽項目是這次運動會的重頭戲!」
田地:A>種植農作物的土地。B>地步。如:「你怎麼會淪落到這種田地?」
憑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證、證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太守道:『這等,你如何曉得?有甚憑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有這兩樁實在的憑據,人家有不相信的麼?」
2.依憑、根據。唐.顏師古〈封禪議〉:「委巷浮說,不足憑據。」
戰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卒或從事於戰鬥的人員。《三國演義》第九九回:「聞曹真發已踰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
授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田地為官府公有,人民成年時就分授給他們,死亡後再將田地歸還給公家。如夏代的貢法、商朝的助法、周朝的徹法、唐代的授田法,均屬此類制度。而國父耕者有其田的計畫,部分辦法仿於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