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帽子     
瀏覽人次:658 收藏人次:264553
指強加罪名。如:「不要給我亂戴帽子!『公器私用』的罪名,我可擔不起。」
    
瀏覽人次:55785 收藏人次:10218615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31859 收藏人次:4670256
1.把東西附加在頭、面、胸、臂等處。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鏡」。
    
瀏覽人次:8727 收藏人次:2182953
戴在頭上用以保護、擋風遮日或裝飾的東西。如:「帽子」、「草帽」、「安全帽」、「遮陽帽」。
形狀或功用像帽子的東西。如:「筆帽」、「螺絲帽」。
帽子     
瀏覽人次:1538 收藏人次:1715953
1.戴在頭上,用以遮陽、避雨、保暖或裝飾的用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含著眼淚,自己除了帽子。」
2.加上不恰當、挖苦或罪嫌的詞。比喻罪名或壞名譽。如:「高帽子」、「綠帽子」。
    
瀏覽人次:53332 收藏人次:4937432
1.戴帽子。《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46118 收藏人次:1963534
在瓜田綁鞋帶,在李樹下戴帽子。比喻容易讓人引起懷疑的舉動等。語出漢.無名氏〈君子行〉。[例]管理公家的錢財一定要謹慎,千萬不可有瓜田李下之嫌。
    
瀏覽人次:14253 收藏人次:2862854
4.擱置。《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褚一官便丟下這裡的事,忙著穿衣服、戴帽子。」
加冠     
瀏覽人次:955 收藏人次:0
2.戴帽子。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人之須善,猶首之須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類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
科頭     
瀏覽人次:895 收藏人次:0
2.泛指不戴帽子。明.黃淳耀〈甲申日記二則〉:「吾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過必在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