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所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理的緣由。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此乃吉凶之萌兆,榮辱之所由興也。」《南史.卷四八.列傳.陸杲》:「出為臨川內史,將發,辭武帝,於坐通啟,求募部曲。帝問何不付所由呈聞。」
2.巡邏的吏卒。唐.裴諴〈新添聲楊柳枝.獨房蓮子沒人看〉詞:「若有所由來借問,但道偷蓮是下官。」《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走去轉灣巷口,叫將四個人來,是本地方所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語助詞: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量詞。用於計算機關、單位或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一所醫院」。
所以: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B>為何、為什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如:「觀其所由」、「行不由徑」。
美輪美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釋居簡〈彰教法堂記〉:「豫章西山碧雲菴四明如潔。落成之日,四眾聳瞻,謂余為能,殆不知余方將謝不能也。噫!美輪美奐兮,固非余心,初所由志,危而不持,顛而不扶,盍亦求!」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uī釋義︰即「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史記.卷二三.禮書》:「蓋受命而王,各有所由興,殊路而同歸,謂因民而作,追俗為制也。」 02.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崇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匡當世之失,莫不云太平。」 參考詞語︰同歸殊途注音︰ㄊㄨㄥˊ ㄍㄨㄟ ㄕㄨ ㄊㄨˊ漢語拼音︰tóng guī shū tú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三國魏.嵇康〈琴賦〉:「其餘觸類而長,所致非一。同歸殊途,或文或質。」 參考詞語︰異途同歸注音︰|ˋ ㄊㄨˊ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tú tóng guī釋義︰即「殊途同歸」。見「殊...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四.小獵犬》:「無何,王者登小輦,衛士倉皇,各命鞍馬;萬蹄攢奔,紛如撒菽,煙飛霧騰,斯須散盡。公歷歷在目,駭詫不知所由。」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源) 02.《舊唐書.卷一一八.元載列傳》:「代宗寬仁明恕,審其所由,凡累年,載長惡不悛,眾怒上聞。」 參考詞語︰諱惡不悛注音︰ㄏㄨㄟˋ ㄜˋ ㄅㄨˋ ㄑㄩㄢ漢語拼音︰huì è bù quān釋義︰猶「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昔秦政煩苛,百姓土崩,陳勝奮臂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諛之臣,猶言安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參考詞語︰怙惡不改注音︰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hù è bù gǎi釋義︰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卷一.六家》:「首《尚書》家者,劉氏特以記言之體當之云爾。家不類,族不備,人非其倫,書是其體,則以其族歸之。不特七十一篇之《周書》為其緒餘,若衍若劭等書,時是記言之族,故亦以類相從。郭本紛紛譏劉氏以狗尾續貂,正緣不識『家』字所由,胥動浮言也。」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