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51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俯伏在地。《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李即投地隕泣,乞垂憐救。蓮遂扶起,細結生平。」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指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禮以敬三寶。《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後比喻非常欽佩。《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安龍媒對你這樣的天人,只有五體投地了。」《老殘遊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擲。如:「投球」、「投石問路」。
放入、放進去。如:「投票」、「投資」。
參加。如:「投考」、「投保」、「投身軍旅」。
寄送、遞送。如:「投書」、「投稿」。
歸順、走向。如:「投降」、「投誠」、「棄暗投明」。
相合、合得來。如:「投緣」、「情投意合」、「意氣相投」。
跳入、跳進去。如:「投江」、「自投羅網」。
照射。如:「投影」、「投射」。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 01.清.杭世駿〈李太白集輯注序〉:「書來質余,方望洋驚歎,五體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杭世駿〈李太白集輯注杭序〉:「書來質余,方望洋驚歎,五體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然其苦心孤詣,余學雖未至而心故識之。」
目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列傳》道濟1>見收2>,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3>間引飲一斛4>。 乃脫幘5>。 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6>。」魏人聞之,皆曰「道濟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志。 〔注解〕 (1) 道濟:檀道濟(?∼西元436),南朝宋高平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人。東晉末追隨武帝劉裕平京城,攻後秦,功業彪炳。文帝時,又率眾北伐,有威名,魏人憚之。後因朝廷疑忌之,被殺。官至司空。 (2) 見收:被拘捕進牢。見,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 (3) 俄爾:不久。 (4)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斛,後改作五斗為一斛。 (5) 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身體的各部分。如:「肢體」、「上體」、「五體投地」。《論語.微子》:「四體不勤。」《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五體投地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心悅誠服、五體投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